婴儿期间的饮食指南 适合宝宝的辅食如何制作_婴儿期间不同年龄阶段的饮食指南
2016-11-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含玉
一、婴儿期间不同年龄阶段的饮食指南
一个月 ①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奶1次。②人工喂养:每次冲婴儿奶粉90~120毫升,每天喂7次左右。
二个月 ①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奶1次,夜间可减少一次。②人工喂养:每次喂120毫升,夜间可减少一次,每天6次左右。
三个月 ①添加果汁:宝宝可适当摄入些果汁,如橘子、柳丁、番茄等,最好用新鲜水果压挤成果汁,通常与等量开水混合。开始几天可给宝宝吃10毫升,等宝宝适应后可慢慢增加至30毫升。②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奶1次,夜间可减少一次。③人工喂养:每次喂150毫升,每天5次。
四个月 ①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每天5次,夜间1次可以停喂。②果汁:每天1次,每次30~40毫升。③糊状食品:宝宝可适当添加些果汁和菜泥。常见的果泥有香蕉、木瓜、苹果、西瓜、桃子、梨子等,除成熟香蕉外,均应炖熟后给宝宝吃。开始宝宝可以先吃1汤匙,以后再慢慢加至3匙。常见的菜泥有豌豆、胡萝卜、马铃薯、菠菜等,应煮熟到柔软,弄碎,1次只给1种蔬菜,开始先让宝宝吃1匙,以后可增至6匙。④麦片:可温开水调服或牛奶与麦片混合,再加些糖,给宝宝吃3匙。
五个月 ①母乳喂养:每天喂奶5次,其中一次可用牛奶替代。②人工喂养:每次180~200毫升,每天5次。③肉泥肝泥:煮熟,弄碎,开始给宝宝吃1匙,慢慢加至2匙。其他辅食与四个月相同。
六~七个月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开始用牛奶代替。
八~十二个月 ①奶粉:每次240毫升,每天4次。②果汁:新鲜果汁,添加开水量慢慢减至吃单纯果汁,每天服用60毫升左右。③水果:宝宝可以开始吃生水果,应用汤匙刮给宝宝吃,每次3匙。④谷类、粥、面条:可与碎肉、蔬菜共煮,每天可吃半碗。
下列食物可以在此阶段添加,每天1次,每次可以喂1种新食物,等宝宝习惯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直到宝宝习惯吃4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后,可以试着混合喂食。①蒸蛋:将蛋打在碗内,加水至8分满,搅拌均匀后再蒸10分钟。开始时给宝宝吃1匙,慢慢增至整碗。②豆腐:煮熟后即可服用。由1汤匙开始慢慢增加,每天可吃2~3次。③鱼、瘦肉汤:用水煮熟,每天喂服5汤匙。
一岁后 各种食物、牛奶、水果按家常食物的做法做给宝宝吃,三餐与大人同时吃,上午10点和下午3点适当添加些牛奶或水果。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
二、适合婴儿期间辅食的自制方法大全
1、番茄汁。将熟透的西红柿在开水中烫2分钟,取出剥皮;将去皮的西红柿切碎;用干净的纱布把切碎的西红柿包裹后挤出汁水,也可以用榨汁机。注:西红柿的底部用小刀浅划十字,再放入沸水中烫,这样容易剥皮。
2、胡萝卜汁。胡萝卜洗净,切小块;放入小锅内,家30-50毫升水煮沸,小火煮10分钟;过滤后将汁倒入小碗。注:胡萝卜直接生长在土壤中,易受到污染,建议皮削厚点,只留下心作为原料。
3、黄瓜汁。将黄瓜去皮;用擦菜板擦好;用干净的纱布包住黄瓜丝挤出汁来,也可以用榨汁机。
4、苹果汁。将苹果削去皮和核;用擦菜板擦出丝;用干净的纱布包住苹果丝挤出汁来,也可以用榨汁机。注:苹果汁分为熟制和生制两种,熟制即将苹果煮熟后过滤出汁,熟苹果汁适合胃肠道弱、消化不良的小儿,生苹果汁适合消化功能好,大便正常的婴儿。
5、草莓汁。将草莓洗净;切碎,放入小碗,用勺碾碎;倒入过滤漏勺,用勺挤出汁,加水拌匀。注:用榨汁机制成的汁会有一层沫,用小勺舀去,再加水调和。
6、猕猴桃汁。将熟透的猕猴桃剥皮切半;切碎,放入小碗,用勺碾碎;倒入过滤漏勺,用勺挤出汁,加水拌匀。
7、枣汁。干红枣泡入水中1小时,新鲜红枣只需洗净;捞出放入碗内,放入蒸锅内,上汽后再蒸15—20分钟; 将碗内红枣汁倒入小杯。
8、米汤。将米洗净后泡2小时,再入锅加水煮沸;煮至水减半时将火关掉;好的米粥过滤只留米汤。注:开始喂米汤也可以加在奶里喂,量要逐渐增加。
9、米糊。先将奶/水加热至沸腾,倒入碗中略晾温;养米粉慢慢倒入,一边倒一边搅,直至粘稠。在宝宝习惯了米糊的基础上,可以将菜泥加入米糊。
10、茄子泥。将茄子切成1厘米的细条;把茄子条蒸10分钟,蒸烂;将蒸烂的茄子用勺通过滤网挤成茄泥。注:茄子一定要选择嫩的,老茄子的籽,不易吞咽,好可能造成气管异物。
11、土豆泥。将土豆蒸/煮软,剥皮;用勺碾成洗泥后加水拌匀。
12、南瓜泥。将南瓜削皮,去籽;南瓜蒸熟后捣碎并过滤;将南瓜和米汤放入锅内用文火煮。
13、蛋黄泥。将鸡蛋放入凉水中煮沸,中火再煮5—10分钟;剥壳,取出蛋黄;加入水/奶,用勺调成泥状。注:先用小勺喂1/8个蛋黄泥,连续3天;如无大的异常,增加到1/4个,再连续喂3天;仍正常可加至1/2,再连续喂3—4天;如果宝宝喜欢,最后可以喂1个完整的蛋黄。3%的宝宝会对蛋黄过敏,起皮疹,腹泻,气喘等,就暂停喂蛋黄,等到7—8个月时再添加,不要因此就放弃。
三、婴儿期间不宜食用的11类食物
1、蛋白。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宝宝一岁前的消化能力还无法负担这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开始吃副食品的婴儿必须先吃蛋黄。
蛋白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禁:宝宝满一岁以后才能吃。
2、含汞量较高的鱼类。鱼肉是非常好的婴儿辅食食材,鱼肉质地绵软容易消化、而且都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还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的优质来源。但是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与鱼类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禁: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海鲜。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禁: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4、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禁: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适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钙制剂一同食入。
5、豆类。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本身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映。
6、水果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巨大资源库,而且补水开胃,容易消化,适合作为婴儿的辅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过敏,3岁以前的宝宝最好都不要吃。常见的易致过敏水果:芒果、菠萝、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异果)
7、花生酱。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保存易受黄曲毒素污染。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细胞会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体内显著的天然发炎性物质,易引起过敏而有发炎反应。如果家族有食物过敏的遗传史,一岁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8、鲜奶。成分不易吸收。鲜奶富含营养,但一岁前的宝宝却不适用,主要是鲜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被一岁以下的宝宝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则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使小孩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9、蜂蜜。成分或含肉毒杆菌孢子。虽然喝蜂蜜水有其好处,但是蜂蜜的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若食用可能会导致一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因此,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10、功能饮料。功能饮料中大都富含电解质,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在出汗中丢失的钠、钾等微量元素。不过,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代谢和排泄功能还不健全,过多的电解质,会导致婴儿的肝、肾还有心脏承受不了,加大儿童患高血压、心律不齐的几率,或者是肝、肾功能受到损害。
11、调味类。沙茶酱、西红柿酱、辣椒酱、芥末、味精,或者过多的糖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料,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干扰身体对其它营养的吸收。一岁以内的宝宝也不要吃盐,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的锌的利用。
四、婴儿期间饮食的6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咀嚼过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有些家长认为,婴幼儿胃肠功能尚不成熟,给他们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卫生的喂养方式。人体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婴幼儿喂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从而引起感染。实际上,初生婴儿已具备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不但可以促进其牙齿的生长,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咀嚼和吞咽的良好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给宝宝喂食生硬、粗糙、油腻或过于刺激的食物。
误区二:人工喂养方便易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妇女广泛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她们可能尚在哺乳期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上,因而不能按时按需给宝宝母乳喂养,加之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乳制品、优质代乳品琳琅满目,许多家长可能就会过早地采取以人工喂养法代替母乳哺育。而实际情况是,过早地以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喂养,并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往往较低,而哺乳时的母婴直接接触,使婴儿患病也较容易被及时发现。此外,母乳还有经济方便、温度适宜、不易过敏等优点。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已可满足4~6个月以内宝宝对营养的需求,若过早地以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则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还会因所选代替品(如米糊、豆奶等)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而引起营养不良。
误区三: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
在给新生宝宝喂食奶制品时,许多家长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就越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于是,他们往往喜欢给宝宝喂食高浓度的奶粉。诚然,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特别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新生儿胃肠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耐受性亦相对较差。 奶粉配制过稀,固然易引起营养不良,但配制过浓了,则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胀气等问题出现,这同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强调配制奶粉时,应按照奶粉罐上的详细配制说明,选择适宜的浓度。
误区四:保健品有益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爱子心切的父母认为蜂乳、人参等是高级营养品,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饭、饮水时都给他们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给宝宝吃。诚然,婴幼儿期营养充足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但上述补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如雌二醇,或能与雌二醇抗体交叉结合的雌激素样物质),其浓度相当于正常未发育儿童的8~34倍。即使“儿童专用补品”中的某些品种,也不能排除其含有类似性激素和促性腺因子的可能。因此,当机体摄入这些外源性激素后,可能促使性功能发育提前启动,以致发生性早熟现象。再者,保健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并不完全,不能供给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若长期以这些保健品代替牛奶,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更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此外,蜂乳、人参糖浆等通常含糖量较高,经常吃还会影响婴幼儿的食欲。
其实,正常健康的宝宝,只要根据实际需要,按比例进食牛奶、鸡蛋、肉类、粮食、青菜、水果、豆制品等日常食品,已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盲目进补,其结果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误区五:喝高浓度糖水有助于补充体能
有的家长听说糖分能补充体内碳水化合物和热能的不足,于是,他们有空就给宝宝喝些糖水,或在牛奶中加糖,而且越甜越好。实际上,糖水浓度过高,一方面,容易满足食欲,刺激胃肠道产生腹泻、消化不良等,宝宝因而不愿再进食其他食物,从而造成食欲不振,长此以往,导致营养不均衡,甚至出现营养缺乏症。据资料显示,新生儿常吃高糖的乳和水,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糖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当其供给的热量超过机体需要时,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造成小儿体重增加,肌肉松弛,继而出现肥胖症。此外,糖分在口腔中溶解后还可能腐蚀牙齿,使宝宝易患龋齿。因此,我们并不提倡让小儿喝高浓度糖水。
误区六: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多吃无妨
蛋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后果。营养专家认为,1岁~1.5岁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且每天不宜超过一个;1.5岁~2岁时,可隔日吃一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两个蛋。假如婴儿的粪便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则说明婴儿的肠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质,对于这些婴儿,最好把蛋黄加入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