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病人家庭护理 癌痛出现的症状有哪些_癌症疼痛病人家庭护理方法有哪些
2016-12-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陈从蓉
一、癌症疼痛病人家庭护理方法有哪些
及时准备按医生的嘱咐足量给药
在家庭护理中,必须根据医嘱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因为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加大了止痛的难度。实际观察已经证明,合理的剂量,准确的给药时间,可消除80%~90%癌症病人的疼痛。
用药后观察药效及有效时间
用药应从小剂量逐渐加大,减少不良反应,如*的应用,应由0.01克开始,逐渐加量至病菌疼痛消除为止,痛消后,药量尚可逐渐减少。
在家里服用止痛药要注意:
1.止痛药物不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2.不同的药物不要放在一起;3.药名、剂量、用法都要在瓶签上写清楚;4.没有征得医生的同意,不要轻易改变药物的剂量;5.如服用液体止痛药,应有一个有刻度的药杯,以准确用药。可药液中加入糖或果汁,便于接受。6.口服止痛药的前后不要饮酒,因酒精可以增加止痛药物的毒性。哪怕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发生不良反应的对策
一些止痛药可能会产生某些不良反应,尤其是麻醉止痛药,可表现有恶心、呕吐、反酸、消化不良、便秘、头痛、头晕、皮诊、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停止使用该种药物,请示医生,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引起其他不良后果。
二、癌痛的症状体征
(一)全方位疼痛
全方位疼痛(totalpain)一词是DameCicelySaunders所创,它强调晚期癌症疼痛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包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因素。 癌症病人有时描述他们一生是痛苦的。因此,如果疼痛就要准备缓解时,照顾病人的那些人必需讲出不适和苦恼的所有方面,虽然医生可能有能力区别"生命的疼痛"各个区域,但病人经常却不能--对他来说,这疼痛是全方位的,和包括所有一切的。
如果疼痛传达消极信息,疼痛强度就增加。因之,只是一种背部疼且对可待因是有反应的疼痛,但当发现其原因是转移癌时就需要*了、进而,疼痛持续了几个月的病人是焦急的,因为他们考察未来和预期的只是持续和日益增加的疼痛。新发生的或恶化的疼痛暗示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即更接近死亡的阶段。
(二)势不可挡的疼痛
在数周或数月疼痛之后,特别是伴有失眠时,很多癌症病人被疼痛制服,疼痛笼罩着他们整个精神视野,这样的病人经常感到很难精确地描绘出疼痛的部位或性质。
(三)伴有强烈的植物神经异常
在大多数病人中,对持续疼痛的反应是植物神经性的,病人精神上和体力上都是退却的,而且看起来是抑郁的。有些病人焦虑占优势,或焦虑与忧郁混合在一起同时存在。在所有势不可挡疼痛的病例中,存在“失眠→疲乏→疼痛→失眠”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疼痛是否由肿瘤引起
1.乳腺癌原发肿瘤部位的炎症反应、胸臂的局部浸润、肿瘤破溃及破溃后感染都可出现疼痛。腋窝转移致淋巴回流受阻,手术损伤腋淋巴系统都可引起手、臂、肩及背部的肿胀疼痛。乳癌骨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都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骨转移引起高血钙可诱发腹痛。
2.肺癌早期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肺癌侵及胸膜可引起胸痛,骨转移引起骨痛,颅脑转移引起头痛,肺尖部癌瘤侵及或压迫臂丛神经或交感神经。可出现严重的肩、臂痛和Horner综合征。
3.胃肠癌胃癌可出胃痛。胃癌及肠道肿瘤出现肝或腹腔淋巴转移,可出现腹及腰背痛。肠道肿瘤出现局部溃疡、炎症可有腹部疼痛伴大便异常。肠道梗死可引起肠绞痛。如病人出现日益加重的持续性腹痛,应首先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胃肠道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是经常便血和并发贫血,往往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诱发心绞痛或间歇性跛行,或因肠系膜缺血出现肠绞痛。胃肠手术后发生肠梗阻、肠粘连,也可出现腹部疼痛。
4.食管癌患者因局部溃疡、炎症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性疼痛,伴有进食阻挡感,偶可出现胸背痛。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可因放射损伤引起胸背部放射性疼痛,此种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
5.脑瘤长期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弯腰时因颅内压增高使头痛加剧,应考虑脑瘤的可能,脑瘤放疗后出现脑水肿,也可引起头痛。
6.其他宫颈、宫体癌可出现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疼痛。口腔肿瘤可引起口腔、耳根部疼痛。
四、癌痛的治疗方案
癌性疼痛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结合病人的总体身体状况及生存期考虑。明确患者的疼痛原因并给予治疗后,必须对镇痛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予以评价,以便制订今后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
1.止痛药治疗
(1)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
①尽量口服给药,便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依赖性和成瘾性。
②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
③按阶梯给药,根据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
④用药应该个体化。
⑤注意使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药物,可提高镇痛治疗效果。
(2)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疗法”:
①第一阶梯——非*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②第二阶梯——弱*类镇痛药:用于当非*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辅助药。
③第三阶梯——强*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主要药物为*,也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3.外科治疗
(1)脊髓后正中后索点状切开术(PMM):动物实验和*神经解剖均证实:内脏痛觉的上行传导通路很大部分是经由脊髓背柱上行的,特别是对于盆腔和下腹部的内脏痛觉传导,脊髓背柱的作用甚至要超过脊髓丘脑束。PMM正是选择性切断了脊髓背柱中间部传导内脏痛觉的神经纤维。1997年,美国Nauta等最先报道1例胸8PMM手术,治疗子宫颈癌晚期顽固性盆腔和下腹部内脏痛,疗效确切。1999年,德国Becker等也报道1例肺癌术后出现上腹部和中腹部疼痛,胸4PMM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症状。2000年,韩国KimYS等报道成功施行胸1~2节段PMM8例,均为胃癌引起的腹部内脏痛,止痛效果肯定。
(2)脊髓止痛手术:根据癌性内脏痛的不同部位和特点,考虑行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和脊髓前联合切断术。由于手术损毁脊髓结构,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运动或感觉障碍,因此,要结合病人的总体机能状况,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