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_夏季应该避免的几个防暑降温的误区
2017-03-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以寒
一、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
1、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 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2、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 维生素及 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4、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5、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6、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以上介绍了人体对高温的反映情况,希望能引起您对高温天气的重视。如果出现高温,您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预防措施,避免高温引起的不适。
二、防暑降温佳品
一、盐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二、茶水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夏天骄阳似火、热气灼人,出汗多了口又渴,多饮热茶,防暑降温效果最佳。
三、绿豆汤
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四、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
五、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三、防暑降温必备中药
一、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二、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三、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四、其他: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四、防暑降温六误区
一、过度依赖空调
吹空调毕竟不是自然状态,它能使空气频率流动和振动,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的神经功能。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降低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预防“空调病”,可在室内配备 负离子发生器,以弥补空调机的不足;在不是太热的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开着通宵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免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
二、电风扇直吹人体
有人贪图凉快,经常在电风扇前直吹人体,这样会使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这叫“风扇病”。预防“风扇病”,关键在于科学使用电风扇。首先,转速不要太快,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其次,不宜直吹人体,也不要距离太近,吹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一下风扇或人体的位置,以免局部受凉过久;再次,不要开着风扇睡觉,气温过高时也只能使用摇头微风,并用定时控制;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此外,年老体弱、小儿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宜少用或不用。
三、凉水冲脚图凉快
有人喜欢用凉水冲脚降温,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最低的,极易受凉;再者,脚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若经常用凉水冲脚,使脚进一步受凉,通过血管传导会引起周身一系列的病理,最终导致各种疾病。此外,因脚底的汗腺较发达,脚部突然受凉,会使毛孔骤然关闭,时间长了会引起排汗机能障碍。特别是脚上的 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日久会导致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小动脉痉挛、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四、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澡
夏天气温高,锻炼时身体产热增多,通过汗液及皮肤血管扩张是身体散热的重要途径。劳动或锻炼刚结束时,人体仍处于代谢旺盛、产热增多、皮肤血管扩张的状态。此时,如立即洗冷水澡,皮肤受到冷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结果使体热散发受阻,反而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同时,皮肤血流量减少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会加大心脏负担。机体从热环境一下进入冷环境,来不及适应调整,容易患感冒或引起胃肠痉挛等。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这时再受到冷刺激,还可能引发抽筋。夏季劳动或锻炼出汗时应适当饮用盐开水,休息1小时后做一些 准备活动再洗冷水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洗温水澡。
五、带病游泳
有些病人夏日消暑时也爱好游泳活动,但游泳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下列病人就不适宜游泳:严重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仍在23。4/14。3千帕以上,自觉症状较重,有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有过心绞痛发作,稍做运动就感到胸部不适的冠心病患者;心瓣膜病及有心力衰竭可能的心脏病患者;精神病人及癫痫病人等,这些人绝对禁止游泳,以防在水中发生意外。
六、贪食冷藏西瓜
食用长时间冷藏后的西瓜,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因为食用冷藏的西瓜时,口腔内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使人不但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而且还会伤及脾胃。儿童消化能力较差,食用冷藏的西瓜还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