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骨折患者如何预防肌肉萎缩 骨折后如何康复锻炼

2017-05-20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沈宛海

一、骨折后怎么预防肌肉萎缩呢

  一般而言,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个基本步骤。其中骨折的固定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这就意味着患肢将在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被限定于某一体位而不能活动。即使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前,某些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活动仍是被禁止的。

  同时,由于疼痛,一些必要的、适合的练功活动也不能为患者所采用。结果,患肢的骨骼肌因得不到足够的力学刺激,新陈代谢大大降低,出现废用性萎缩,而骨骼肌的萎缩又限制了关节用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

  预防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即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大限度减轻肌肉的萎缩。一般情况下,骨折愈合后,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积极的功能锻炼,萎缩的肌肉可恢复正常的形态和肌力。

二、骨折术后应该如何饮食

  骨折术后初期,因伤口疼痛,机体对热能及蛋白质的所需增加,而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降低,宜供给清淡、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饮食,可选择活血化瘀的粥品和汤品以及五谷类的粥如米粥、蔬菜粥、肉粥等,利于伤口愈合。

  骨折术后中期,此期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经过一个过渡期,机体各方面机能都逐步提高,在营养补充上可循序渐进,饮食可由清淡转化为适当的高营养,满足骨痂的生长需要,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加以蔬菜、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食物,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钙及蛋白质,但需注意的是,适当补钙即可。

  骨折术后末期,骨折出现的血肿开始吸收及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变成骨质,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需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可多食用动物内脏、木耳、菠菜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注意食物搭配,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加以术后功能锻炼,促进完全康复。

三、骨折的康复锻炼有哪些

  骨折早期(外伤性炎症反应期) 骨折早期(伤后2周以内),骨折局部疼痛明显,有血肿和水肿形成。在这个时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的收缩锻炼。上肢的锻炼方法有握拳、吊臂、提肩等,下肢的锻炼方法有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进行锻炼时,肌肉的收缩应当由弱到强,持续的时间也应当逐渐延长。具体做法是,将患足尽量向下踩、向上勾,以及绷紧大腿,每次做50~100下,每天做3次。

  骨折中期(骨痂形成和成熟期) 骨折中期(伤后3~7周)局部疼痛逐渐减轻,软组织的损伤已基本恢复,骨折部位出现原始骨痂并逐渐成熟,骨折端的稳定性也在不断增强。在这个阶段,功能锻炼应着重于骨折部位上下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先由一个关节开始,逐渐过度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限制与骨折原始移位方向一致的活动。对小李来说,在这一时期仍应多卧床,下床活动一定要扶拐或有人保护,这时候还不能负重,锻炼也就局限于关节活动,可以躺在床上做骑自行车的动作,次数逐渐增多,以骨折伤处无疼痛等不适感觉为宜。

  骨折晚期(临床愈合期) 骨折晚期(伤后7~10周)基本上已解除外固定,骨折也基本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在这个阶段,功能锻炼应着重于恢复各关节的功能,在中期锻炼的基础上,逐渐加强,活动次数及活动范围都应加大。好动的小李此时可以如愿以偿摘除石膏了。这个时期的锻炼强度应有所加强,开始扶拐下地慢走,距离和锻炼时间都应当逐渐延长。

四、骨折患者如何护理

  ⑴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⑵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⑶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⑷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⑸家属要照顾好患者的饮食起居,注意加强营养,常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常喝些骨头汤,以补充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