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挑破了几天能好 马牙有什么表现
2018-10-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罗妙菱
一、马牙挑破了多久可以好
宝宝的马牙是不必挑破的,挑破之后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就完全好了。不少老一辈的人在宝宝长马牙之后都会习惯用线去把马牙挑破,而且新手妈妈也喜欢在发现宝宝长马牙之后用棉签沾水或者生理盐水去帮宝宝清洗马牙。这两种做法都是很危险的。
宝宝在初生之后身体唾液腺的功能发育还不完全,口腔黏膜很柔嫩容易被伤害,这时候很容易因为细菌感染而出现口腔炎的情况,严重的状况也会引发败血症。所以宝妈在发现宝宝长马牙之后不要盲目处理,防止自己操作不当增加意外伤害。
宝宝长马牙并不是一种疾病,宝妈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宝宝吃完奶之后让宝宝适量喝一些水就好,因为水就有清洁口腔的功能。而且宝妈注意在宝宝两岁半之后给宝宝准备Ta自己的刷牙用具,保证宝宝的口腔清洁也是很重要的。
二、宝宝出现马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在哺乳期出现长马牙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宝宝要发牙而伴随的现象的,它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里面的内容物,就可以让宝宝减轻马牙的影响。
在新生儿牙龈边缘或上颚上,常可见到一些黄白色芝麻大小的疙瘩。这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由于粘液腺潴留肿胀而引起的,俗称“马牙”,属正常现象,几个星期或数月内会自然消失。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轻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切不可以为孩子擦什么“马牙”,这样做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健康。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三、马牙临床表现和检查
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数周后消退,也可存在较长时间,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马牙位于新生儿口腔内齿龈位置,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包囊所形成,表现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俗称“马牙”或“板牙”。新生儿在硬腭中线上可见大小不等2~4mm的黄色小结节,也称彭氏珠,亦为上皮组织细胞堆集而成,数周后消退。
1.临床体格检查
患儿牙龈部可见白色的粒状分泌物,表面无破溃,周围无红肿,轻拭无法擦洗,强力擦洗后可造成皮下黏膜出血。
2.局部组织检查
将白色的米粒样分泌物进行细胞学活检,可见上皮样细胞堆积,无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浸润,故说明本病和感染并无任何关系。
马牙需与鹅口疮相鉴别。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皮肤损害,通常在牙龈周围形成,有斑片状白膜附着,用棉签可轻轻剥去。剥去白色黏膜后,基底部充血明显。病理学检查可见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故根据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可进行区分。鹅口疮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四、宝宝马牙如何处理
一、不挑不刺让马牙自然消失。
有些家长没有经验也缺乏育儿知识,以为马牙是口腔疾病的一种,就贸然拿没有经过消毒的针去挑,或用湿巾拭擦,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也不卫生。用针挑和用湿巾擦拭不仅对马牙的消退无用,还容易损伤口腔黏膜,引发宝宝口腔炎症。宝宝的口腔黏膜比大人的更加薄弱娇嫩,粘膜下的血管也是十分丰富的,盲目擦拭后破损的几率非常高。而宝宝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口腔黏膜破损后,就容易引起口腔细菌感染,从而诱发口腔炎或骨髓炎。口腔炎症不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话甚至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重则会导致宝宝休克,危及婴儿生命。
二、如果“马牙”过大怎么办?
马牙过大可以用消毒过的针挑破。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除非马牙已经大到影响到宝宝的正常饮食,负责不建议挑破)
三、马牙不用处理。
“马牙”和鹅口疮等口腔炎症不同。口腔炎症会有发热、肿痛等不适感。而马牙只是正常的生理症状,一般没有过多的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燥、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年轻父母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的。
四、吃奶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马牙”不会为宝宝带来太大的不适,自然不会影响宝宝的食欲了。而母乳当中含有抗体,对马牙的消退,预防口腔炎症尤其有好处。宝宝长有“马牙”期间,家长无需喂宝宝服用任何药物,也不用减少宝宝的奶量。在宝宝吃完奶后,喂宝宝喝一点清水起到清洁作用即可。也要避免宝宝养成含住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