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铅中毒临床表现 慢性铅中毒的急救方法
2018-05-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王雅绿
一、慢性铅中毒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神衰,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
多发性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
脑病,为最严重铅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症状,类似癫痫发作、脑膜炎、脑水肿、精神病或局部脑损害等综合征。
消化系统
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消化道症状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
血液系统
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二、慢性铅中毒的预防
1、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思想认识上应将汽油看成是一种有毒物质。
2、工作必须与汽油接触时,应穿上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尽量避免身体皮肤与汽油直接接触;同时应站在上风口工作,防止汽油蒸气直接吸入呼吸道。
3、工作中或手未洗干净时,不要喝水,不能吸烟,不要长时间穿被汽油侵湿的衣服。工作结束后应用热水和肥皂将手、脸洗净;工作服、口罩、手套应勤洗勤换。
4、加取汽油时要用抽油工具,严禁用嘴直接吸吮,以防汽油蒸气或汽油液体吸入肺部和肠胃。
5、当使用汽油时,发动机的零件和燃料系,都是有毒的。维修中,供油系零件应先放在煤油中侵泡一段时间;清除燃烧室积碳时,应先用煤油将积碳润湿,以免刮下的粉末飞扬被吸入呼吸道。不得用嘴吮吸汽油、汽油泵进、出油阀和化油器量孔。
6、作业中若汽油溅入眼内,会使眼粘膜枯萎或出血,必须立即用食盐水或清水冲洗。
7、经常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蒸气的含量,加强通风;若发现"生油味"太浓,应检查发动机燃料供给系有无漏油并予以排除。
8、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心血管和皮肤病的人,最好不要接触汽油。
三、铅中毒的机制机理
中毒机制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毒性与体内铅量有关,颗粒小的铅化合物容易由呼吸道吸入,集中溶解度大的铅化合物进入体内容易被吸收,因而毒性较大,铅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可抑制含巯基的酶,特别是有关血红素合成的几种酶。铅抑制红细胞δ-氨基-r-酮戊酸脱水酶(ALAD)可使血清和尿中δ-氨基-r-酮戊酸(ALA)增多,铅抑制粪卟啉原脱羧酶,引起尿中粪卟啉增多,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干扰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并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结果幼红细胞内蓄积铁(形成环性铁粒幼细胞)和游离原卟啉(FEP),游离原卟啉与锌螯合,形成锌原卟啉(ZPP)。
铅中毒可见点彩虹细胞增多,这是由于铅抑制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梅,使红细胞内嘧啶核苷酸降解发生障碍,同时也妨碍核糖体RNA的降解,结果红细胞内蓄积经部分降解的嘧啶核苷酸和核糖体RNA,形成嗜碱性点彩。
铅贴附在红细胞膜上,干扰Na+、K+ATP酶,使和红细胞脆性增加而易溶血。
近年发现ALA可通过血脑屏障,铅中毒时大量ALA进入脑组织能引起各种行为和神经的效应,机制可能是ALA与r-氨酪酸(GABA)结构相似,可与GABA竞争突触后膜上GABA受体而影响GABA的功能。
四、铅中毒的急救方法
铅是重金属毒物,不应存于体内,亦不应从血中测出。铅在体内任何痕量的存在即为铅中毒,且产生毒性损害作用。目前把血铅100μg/L定为临床可接受水平,100μg/L以上为铅超标。那么,遇到铅中毒患者,应怎样处理?
1、口服中毒者,可立即给予大量浓茶或温水,刺激咽部以诱导催吐,然后给予牛奶、蛋清、豆浆以保护胃粘膜。
2、对症急救。对腹痛者可用热敷或口服阿托品0.5—1.O毫克;对昏迷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异物误入气管或呼吸道引起窒息。
3、经上述现场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免耽误时间,危及患者生命。
4、经消化道急性中毒者,应立即用1%硫酸钠或硫酸镁洗胃,以形成不溶性的硫化铅而防止吸收,并给硫化镁3O克导泻。无上述药物时,可进食牛奶或蛋清,以保护胃粘膜,然后再行洗胃。
5、有中毒性脑病者,应立即静脉注射依地酸二钠钙,脑水肿可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
6、控制急性症状之后,立即用解毒剂进行祛铅疗法。可采用依地酸二钠钙或促排灵注射。如无上述药物时可选用二琉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磺酸钠。
7、腹绞痛可用1O%葡萄糖酸钙液1O—2O毫升静脉注射。此外尚可应用阿托品、口服大量钙剂及维生素c,腹部热敷、针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