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风热感冒食疗_四食谱效果最好
2016-12-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凡梅
一、宝宝风热感冒食疗
1.三根汤
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芦根15克,用水煎服。
每天1次,连服2-3天。可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
大白菜味甘、性平寒,有通利肠胃、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芦根15克,用水煎服。
2.红萝卜马蹄粥
红萝卜150克,马蹄(荸荠)250克,大米50克。
红萝卜切片,马蹄去皮拍裂,与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后,以少许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可清热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润肠通便,适用于风热感冒。
红萝卜含β-胡萝卜素,可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能抵抗感冒。
马蹄味甘,性寒。功能清热,生津、化痰、利水。
3.红薯煲芥菜
红薯250克,芥菜150克。
红薯去皮切小块,芥菜洗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红薯熟烂,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可解表,发汗、清热,适用于风热感冒。
芥菜含维生素C较多,维生素C可提高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杀菌和抗病毒能力,减轻感冒症状和缩短病程。
红薯含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
4.胡萝卜粥
食材:胡萝卜150克,马蹄250克,大米50克,食盐。
方法
1、胡萝卜洗净、去皮、切丁。
2、马蹄洗净、去皮、切丁。
3、大米淘洗干净,与胡萝卜、马蹄一同煮成粥,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说明
此风热感冒食疗药方有助治疗咳嗽、痰多作用。胡萝卜富含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健康的β-胡萝卜素,马蹄则具有清热解渴、化痰利水的功效。
二、宝宝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1.一般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6)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2.小儿风热感冒症状
小儿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三、宝宝风热感冒中医辨证疗法
1.主方
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2.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1)薄荷粥(选自《送余录》) 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2)桑菊薄荷饮 桑叶、菊花、薄荷、苦竹叶、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3)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沙参、薄荷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3.风热感冒中成药制剂
(1)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防感宝贝 成分: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气管炎等细菌病毒感染疾病。
四、宝宝风热感冒常用疗法
1.针刺疗法
(1)风池、大椎、合谷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2)少商、中商、老商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3)少商、太阳、肺俞、大椎、手太阴肺经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4)大椎、然谷 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2.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4.按摩疗法
(1)推按正顶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2)推偏顶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3)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4)点按肩胛法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