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心脑血管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016-12-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于念波

一、气温骤降老人须防心血管等三类病

  大雪节气来临,寒潮侵袭温度骤降。据悉,不少医院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老年人抗寒能力差,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重点防范心脑血管病、呼吸道感染和肠胃道疾病。

  温度下降引起不少心血管疾病出现危险症状。冬季的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动脉平均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寒冷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焦虑,又能使体内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寒冷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冬季也是流感、肺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这些感染性疾病又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此外,寒冷的冬季,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肌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康博士提醒,降温之后,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坚持开窗通风,适量运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血压升高、头晕、胸闷、肢体麻木等现象时,尽早去医院就医。老年人还要特别注意做好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易消化的食物,并做到少食多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但在早晚风大寒冷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点半以后到下午4点之前并且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大风降温天气出门,一定要戴帽子、围巾,做好头部保暖。

  此外,为了适应气温高低变化,在室内应该少穿一些衣物,防止外出时明显的冷热刺激。同时室内一定要增加湿度,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最好加湿,以减少呼吸道干燥的刺激。

二、老年心血管患者独居危险大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家中有心血管患者,最好不要让其单独出门或者独居。临床数据显示,有一半老年心血管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

  当心血管病病发的时候,老年患者身边有人与否十分重要。如果身边有人,身边人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拨打急救电话,及时照顾患者服药,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如果这些紧急救治措施做到位了,很多人完全可以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

  老年心血管患者不要独居

  统计调查发现,独居老人其在家中或小区发生心梗、脑梗、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老人。如果有条件,老人们最好和儿女住在一起,从心理学上说,有亲情陪伴的老人,也更容易适应环境波动造成的影响。如果儿女在异地,也最好给老人请个保姆,既能照顾老人起居,关键时刻,还能挽救父母的性命。

  冠心病患者不要单独外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药物。“随身携带”的含义不是把药物包得里三层、外三层,放在手提袋或旅行包内。正确的携带方法是带在身上,如外衣口袋里,伸手可及的床头。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救命药。

三、心脑血管病的危害

  现如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并且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非常大,无论是对中老年还是对青少年,其危害都是致命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心脑血管病征的工作非常重要。

  1.死亡威胁

  调查研究报告中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各种心脑血管病征都在危害着一代人的健康以及生命。比如像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性猝死、脑中风等,这些心脑血管病征已经称为威胁全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并且因为心脑血管病征而死亡的人数占有人群总死亡病因的首位。并且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总过,现年脑血管病征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天大约有近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不仅如此,最令人担忧的是,在近十几年的时间以来,心脑血管病征已经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利,现如今它已经悄悄的盯上青壮年,成为中青年高发疾病。

  2.高血压的危害

  很多人都患有高血压,可以说现如今高血压已经称为全球性的疾病,患有高血压的人经常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比如像头晕、心悸、眼花等,除了这些不试的症状之外,同时还会严重的损害到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如果高血压长期的不到有效控制的话,还会出现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脏功能衰竭、中风偏瘫、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是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比如长期抽烟喝酒以及吃过咸的食物,这些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专家提醒,要想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病征,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冠心病的危害

  在心脑血管疾病当中,冠心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症,一旦发作便可致猝死。冠心病的症状有很多,比如像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过慢、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不全等,这些病症的发病率都比较突然,因此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抢救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生在心脏中,便是大家熟悉的冠心病、心绞痛,因此在平时预防这两种病症尤为重要。

  长期患有心脏病会导致动脉硬化的加深,这个时候血管壁会进一步硬化,血管壁上的垃圾也会逐渐增加。如果这时候血液比较粘稠的话就会导致血管被堵死,血液不能正常通过成为血栓从而严重的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安全。

  4.中风的危害

  在所有的心脑血管病征当中,中风是最大的危害,一旦发现中风的情况就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最常见的有口眼歪斜、说话不畅;身体活动受限、走路不稳;瘫痪在床、大小便失控等,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因此专家提醒,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同时更应该去进行更好的预防,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心脑血管的健康。  现如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并且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非常大,无论是对中老年还是对青少年,其危害都是致命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心脑血管病征的工作非常重要。

四、4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称为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危险因素中,血管老化是最根本的原因。血管一旦老化,弹性就会下降,使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内皮粗糙不平,易造成粥样斑块沉积附着,日积月累会使血管越来越淤堵,这时会感觉到头晕、胸闷、气短、犯迷糊、手脚麻木。严重的容易出现心绞痛、心梗、脑梗,更可怕的是在激动、大怒大喜、突然用力等情况下极易诱发血管破裂、中风、脑溢血,轻则偏瘫致残,严重的几分钟之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如何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病后的调理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生活中仍然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只要患者多加注意,也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秘招

  第一招——“五大限制”帮预防

  限制总热量: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

  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

  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心脑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个鸡蛋或每两天一个鸡蛋。此外,还要特别限制动物内脏的摄入,因为动物内脏也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猪腰,每百克猪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在3000毫克以上。

  限制蛋白质:每天从面食摄入的蛋白质应占人体需要量的一半,其余的蛋白质可从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获得,心脑血管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

  限制食盐:我国居民目前平均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摄入6克食盐,而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食盐的每日摄入量更要严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别是秋冬季节,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盐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

  第二招——九种食物宜多吃

  多素少荤

  血脂的高低常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众所周知,吃素者血脂偏低,吃荤者血脂偏高,且容易发胖。肥胖者多容易引起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在生活中应养成多吃素食的习惯,并多吃一些帮助降血脂的食物。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能够帮助降血脂,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前者可以代谢胆固醇,后者可以阻止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纤维素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保证人体正常排泄。

  烹调首选植物油

  炒菜最好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植物胆固醇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胆固醇不易被肠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使其变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同时,不饱和脂肪酸还能产生前列腺素,减少血小板的粘滞,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人在膳食中应多食植物油,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油。

  多吃新鲜果菜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镁可参与心肌酶系统的活动,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以大豆蛋白代替部分动物蛋白

  多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以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大豆含有40%的优质蛋白,比肉、蛋高2倍,比小麦高3倍,比大米高4倍。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平时的膳食应重视大豆和豆制品的食用,特别是现在市场上形形*的豆制品,可适当的食用。

  多吃含碘食物

  含碘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海蜇、虾皮、海米等。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有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海带性凉,含有较多的碘、铁、钙、蛋白质、淀粉、矿物质,有补血润肺、降血压的作用。

  常吃适量的鱼类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等,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另外,多数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效果。牡蛎、鲜贝、虾皮、海虾等,也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此外,鱼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的功能。

  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有助于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

  若膳食中缺乏叶酸,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多摄入天然抗凝食物:

  吃黑木耳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桔子、红葡萄等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第三招——六种零食有益处

  葵花子:60克葵花子就是一顿很好的蛋白小餐。可将葵花子洗净、去壳直接食用,也可将葵花子加在凉拌菜上,再浇上麦芽油食用。

  山楂:山楂中含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酶、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等作用,常吃山楂或山楂制品,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病人有一定好处。

  核桃:科学研究表明,核桃仁含维生素B1、维生素C,亚油酸等,能促进胆固醇转移到毛细血管壁以外的组织中。另外,它含有核桃苷,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使胆固醇随粪便排出,因此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茶叶: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族元素。其中维生素C可以使胆固醇从动脉壁转移到肝脏,然后进一步转变为胆酸,从而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因其具有增强血管韧性、弹性、渗透能力的作用,所以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米汤:米汤是心脏病患者可信赖的饮料。取四倍于做米饭的水量,米和水浸泡一夜后煮制,煮好后,将饭粒滤掉,米汤存在冰箱里,全天喝一点。喝的时候要慢慢啜饮,切忌大口灌,在两餐之间饮用效果更佳。

  柑橘、柠檬汁:将12个柑橘和1个柠檬一起榨汁饮用。其中所含的生物黄酮对治疗心脏病很有效(心脏病患者服用生物黄酮类饮料不宜太多,尤其是在与米汤交替服用的情况下),也能预防毛细血管过细或过脆。

  第四招——五类习惯要养好

  此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一是饮食要适量,不宜太多,也不能过度饥饿;二是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软硬、冷热要适宜;三是不要偏食,注意饮食多样化;四是定时进食,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五是戒烟忌酒。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调节,才能帮助我们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