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胃病检查手段有哪些 教你自我诊断方法

2016-12-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齐晓亦

一、胃病检查手段有哪些

  患者咨询时,医生往往告知患者最好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那么检查胃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检查胃病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项:

  1.物理检查:也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医生根据经验对患者进行物理检查,尤其是对上腹部进行望触叩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对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断,对疾病发生的部位、范围、性质、特点等有所了解,以便指导进一步检查的项目。也就是网站中医生常常告知患者要面诊的重要性所在。

  2.胃液分析:胃液分析可以了解胃的分泌功能,常常有助于某些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3.胃脱落细胞学检查:收集胃脱落细胞,目的在于发现早期肿瘤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胃部肿瘤。

  4.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了解胃、食管、十二指肠的具体病情,进行观察诊断,同时还可以进行摄像、录像、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粘膜染色检查和息肉切除、电灼、微波、激光、氩气刀、药物注射、局部化疗、异物取出、胰胆管造影等,对胃病进行诊断、治疗和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是目前胃病检查中比较直观、可靠的检查方法。胃镜的种类有纤维胃镜、电子胃镜、放大胃镜、超声胃镜等。

  5.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通过胃镜采取对可疑病变部位的胃黏膜进行病理学检查。对胃病的性质、特点、病情严重程度等做出判断,对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胃运动功能检查:主要是针对胃运动功能紊乱,如胃运动过速。胃运动过缓、胃节律紊乱、胃排空障碍和肠-胃反流等做出判断,以协助相关疾病的诊断。胃运动功能检查的方法有:核素胃排空测定、胃肠测压、X线检查、胃电图及B超检查等。

  7.X线检查:可对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等疾病做出诊断,也可以了解胃的位置、收缩、蠕动及排空情况,有无反流、胃下垂、胃异位等。

  8.胃放射性核素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对消化性溃疡、胃癌、早期胃穿孔或症状不典型的胃穿孔以及胃食管反流、胃排空时间、食管通过功能、胃肠道丢失蛋白质的情况、胃肠道出血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9.幽门螺杆菌检查: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胃癌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目前检查幽门螺杆菌已经成为常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有:

  (1)组织染色检查法:通过胃镜下取出胃黏膜,经过处理后进行组织染色检查。

  (2)生物化学检查法:通过检测尿素酶来判断是否有Hp感染。包括PH指示法、胃液尿素测定、口服13C-尿素后呼气试验等。

  (3)细菌培养分离法:此法准确可靠,是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规范标准。

  (4)血清学检查:测定血清中Hp抗体有Hp感染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采取哪种方法检查,需要在经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二、胃病自我诊断方法

  胃病的常见症状有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返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警惕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消化道疾病很多,但往往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如有一些典型症状,则可据此而进行自我检查。

  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返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想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史可以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可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4、常在饭后2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返酸现象。在秋冬易发,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憩室。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6、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肚子硬不能碰者可能是溃疡病急性穿孔。

  7、行走或跑步时一侧肚子痛,被迫停下,常在放屁或揉腹后缓解,局部或有包块,不痛时包块消失,这可能是结肠痉挛或肝脾曲综合征。

  8、吃东西不当心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9、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心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粘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三、胃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1.急性单纯性胃炎

  主要由于化学物质引起,如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刺激性物质,或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磺胺药、抗癌药、抗生素、利血平、肾上腺皮脂类固醇等药物损伤胃黏膜而引发。

  物理因素像进食过冷、过烫或粗糙食物等损伤胃黏膜诱发;以及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多是由于自杀或误服腐蚀剂如强酸强碱引起。

  2.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多发生于手术、烧伤、休克、创伤、多器官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及饮酒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引起,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占20%左右。

  3.急性化脓性胃炎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胃壁引起的化脓性疾病,又称蜂窝组织炎性胃炎。急性胃炎是可逆性疾病,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通过恰当的治疗,很多急性胃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彻底康复,其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以及饮食不当,病情长期存在的话,就会转化为慢性胃炎。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特点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四、胃病如何分类

  

  1、胃炎

  急性胃炎:临床可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以单纯性最为常见。

  急性化脓性胃炎由化脓菌引起,以胃壁黏膜下层病变为主的急性感染性胃部疾患。常以急腹症形式发病。

  急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前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以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应激状态病史。

  急性单纯性胃炎:以感染或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

  急性腐蚀性胃炎:自服或误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剂后引起胃黏膜发生变性、糜烂、溃疡或坏死性病变。

  2、慢性胃炎: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上腹疼痛,疼痛多数无规律、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起病往往较急且重,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现呕血、黑便,休克,出血停止后常易复发。

  3、消化性胃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排除了肝胃疾病的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

  2、贲门失弛缓症: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3、胆汁返流性胃炎: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

  4、胃节律紊乱综合征:系指胃蠕动节律紊乱或过快所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一组症候群。

  5、胃潴留:凡呕吐出4~6小时以前摄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量>200ml者,表示有胃潴留存在。

  4、胃病急性发作:

  1、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

  2、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等所致。

  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有溃疡病史。

  4、胃扭转:取决于其急慢性及扭转的范围和程度。急性胃扭转表现为上腹部或左胸部疼痛。慢性胃扭转病人常有非特异性症状如胃部不适等。

  温馨提示:了解了这么多,有没有给你们敲响警钟呢,不要让你们的胃在发出痛苦地呻吟了,发现以上情况请尽早就医喔,健康是属于自己的不要委屈了自己。生活中患者应该及时的诊断,这样才能远离疾病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