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慰安妇”近况堪忧
2015-11-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青丝
今年1月16日,万爱花身体突然不适住进医院,随后被诊断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俗称中风),在住院治疗期间病情恶化,治疗费用也逐渐增加,每月开销2000余元。6月8日,万爱花和养女李拉弟在欠下邻居朋友一万多元后,自行出院。
20年前,作为国内首位实名指证日军侵犯害的“慰安妇”,万爱花站在东京“战争受害女性国际听证会”上,自揭伤疤式的上诉迈开了中国“慰安妇”国际维权的艰难一步。在她之后,有更多的受侵害者站了出来。图为2012年7月12日拍摄的万爱花。
现在,老人病情好转,但身体右侧偏瘫,除了一日两次下床锻炼,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看电视。她爱看新闻、抗战片、侦探片,每次看到电视上出现日本兵,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哆嗦,“日本鬼子坏得很”。保姆为万爱花擦洗。按照医生的嘱咐,在保姆的帮助下,顽强的万爱花每天努力坚持做康复训练。
20年间,她先后7次到日本出席国际听证会和控诉大会,并与其他9位受害妇女一起状告日本政府对其造成的性暴力伤害,要求其谢罪并给予经济赔偿,但迄今尚未胜诉。万爱花老人说,她希望病好了以后能再去日本“争理”,“争不来理,死了也不放心。”
万爱花老人遭遇的困境被媒体报道后,包括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众多慈善团体与个人纷纷捐款。在家休养近半个月后,万爱花再次回到了医院,并聘请了专职护工。图为万爱花老人一直随身珍藏着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徽章。
今年1月初的一场大病,让万爱花老人花光家底并欠下万元债务,无奈之下她于6月8日出院。在民间团体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老人如今重返医院,病情有所好转,但捐款又将告罄了。
2012年7月12日,太原,万爱花老人的双手,因输液而布满大大小小的针孔。这双手打了半辈子的猪草、挑水做饭,这双手也曾在反抗时硬揪下行暴日军的一撮头发,被枪托砸得几天都没有知觉。
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大部分慰安妇来自中国大陆(包括东北地区,当时称满洲)、中国台湾地区、朝鲜半岛地区、日本本土,也有部分琉球、东南亚、荷兰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日本《广辞苑》对“慰安妇”一词的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而更多的学者给“慰安妇”一词作的定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性奴隶。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
随军慰安妇所以成为制度,其原因要推至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上海事变中,日本军队侵犯中国妇女的事不断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之后随之而起的是屠杀、侵犯的事不断,不仅造成中国人更强烈的反日意识,为此国际舆论也对日本施以强烈谴责。换言之,在军队的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避免士兵在侵略战争中侵犯被侵略地区妇女,引发更激烈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必须提供一种“性的慰安设备”使士兵得以发泄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