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咳嗽吃什么 治咳嗽的小偏方

2017-04-23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涵柏

一、干咳吃什么食物

  1、萝卜陈皮汤

  取白萝卜250克,陈皮(药店有售)3克。将萝卜切碎,与陈皮一同煎汤,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完。对干咳痰少者有效。

  2、川贝炖雪梨

  取川贝粉10克,雪梨1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隔水炖蒸,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两次服,饮汤食梨。对燥咳痰少者有辅助作用。

  3、冰糖雪梨

  雪梨一个,冰糖若干(看你自己的口味)雪梨削皮,用小刀将雪梨的内核去掉,使其呈空心状,然后在空心的位置放入冰糖,少许的水。将做好的雪梨放入瓷碗里,然后放入锅里蒸一小时即可。肺热导致的咳嗽,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4、南杏桑白猪肺汤

  南杏15克,桑白皮10克,猪肺1块(约250克)。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猪肺加生姜爆炒后入沙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5、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沙参2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15克,鸡蛋1个。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6、鱼腥草煲猪肺

  鱼腥草30克,猪肺250克。将鱼腥草、猪肺分别洗干净并把猪肺切块,在铁锅中炒透,再漂清水滤干。把上述材料加上1/4个罗汉果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2小时,煎成2~3碗,以盐调味,分2~3次饮用。此汤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风热咳嗽的治疗功效显着。

二、快速治咳嗽的小偏方

  1、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2、白萝卜1个,蜂蜜适量。将白萝卜挖洞,放入蜂蜜,火上烤热,1日分3次吃。或加生姜3片,水煎或熬膏服。专治风寒咳嗽及久咳不愈者。

  3、陈皮9克,白萝卜200克。将白萝卡切片和陈皮一同加水煎服。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喘,胸腹部胀满。

  4、甘草6克,蜂蜜30克,醋10滴。甘草开水冲泡,再加蜂蜜和醋,早晚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能清热解毒,润肺去痰。

  5、佛手50克,蜂蜜适量。将佛手洗净,切成小薄片,放于大茶杯中,加入蜂蜜,滚开水冲泡。加盖10分钟,当茶饮。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

  6、雪梨一个,葱白7根(连须)。将雪梨洗净,葱白切段,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捡出葱白,加入白糖,继续煮沸,分2次食梨喝汤。适用于支气管炎,风热咳嗽。

  7、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适用于风寒咳嗽。

  8、醋60毫升,鸡蛋1个。以醋炖蛋,一次服用,连服月余。能润肺止咳,用治久咳不愈者。

  9、胡萝卜200克,红枣12克,洗净,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能清热解毒、健脾化滞。适用于肺结核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

三、风寒感冒咳嗽食疗

  1、可乐煮姜

  生姜1片,可乐适量,煮开后服用。可乐煲姜具有一定的散寒、止咳、提神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治疗感冒以及缓解咳嗽。除了对感冒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外,可乐煲姜能帮助暖胃止痛,促进肠胃蠕动,也可以帮助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

  2、萝卜葱白汤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到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子皮发黑、有热气从橘子里冒出来。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患者吃温热的橘瓣。大橘子可以分几次吃完,小贡橘可以吃一个,一天吃2~3次。这种方法确实对化痰止咳有一定的作用。比药物治疗口感好、有营养价值。但是,最好连同橘皮一起吃,因为其药效主要集中在橘皮里。而且橘子由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于病人的抵抗力提高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风寒感冒咳嗽者不妨尝试看看。

  4、紫苏茶

  准备紫苏叶16克,红糖适量。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用沸水冲泡后加糖,代茶频饮。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的初期。

  5、葱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具有散寒、发热的功效,在治疗风寒感冒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四、中医如何有效治疗咳嗽

  1.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

  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运失司,饮邪停聚,流溢四处,波及五脏,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此乃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之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

  2.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角度来理解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质地清稀,易于停留人体局部;病机要点责之于脾;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

  3.从“温药”自身作用角度来理解

  “温药”是指甘温、苦温、辛温之品。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4.从运用“和之”的角度来理解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取其平和、调和之意。就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即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而应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