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白血球减少是什么原因 白血球减少可以吃什么

2017-05-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紫青

一、白血球减少的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二、白血球减少的危害

  1.感染性疾病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我们人体中的白细胞能够快速的吞噬异物并且产生抗体,尤其是在我们人体机体损伤治愈期间,更能够有效的抗御病原的入侵。除此之外白细胞还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是我没呢整个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员,它可以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在我们人体中白细胞的含量应该是4×10^9到11×10^9/每升血液,这样才能起到最全面的防御作用。

  2.细粒包减少

  我们人体中的白细胞主要负责的是整个人体的免疫,一旦白细胞的数量减少,就会导致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如果白细胞减少的数量比较少的话,则会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这种情况下一般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如果白细胞数量锐减,甚至白细胞数量小于1点5的话,则被成为粒细胞缺乏症,这种情况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在平时稍有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导致死亡。

  3.头晕乏力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些人还经常会出现有失眠等症状分,这些都是白细胞减少的常见症状。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只要尽早的提高白细胞的数量这些症状便可即可消失。除此之外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有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等症状,这些是比较严重的症状。

  4.黏膜损伤

  还有些缺少白细胞的患者还经常在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出现有损伤等情况,如果症状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坏死性溃疡。尤其是一些对药物过敏者,还会同时出现有剥脱性皮炎等情况,甚至还有可能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三、白血球减少的食疗治疗

  一、枸杞羊骨粥

  枸杞子50克,羊骨头500克,黑豆3杷,大枣10枚,粳米50克,将羊骨敲碎,与枸杞、黑豆、大枣、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粥,调味服食。隔日1次,可长期服。

  二、黑木耳红枣粥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粳米,黑木耳水发后撕成小块,红枣沸水泡洗后去核切了,加精渍20分钟,木耳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枣丁,红糖,再煮20分钟。做早晚餐或点心服用。

  三、牛肉补损膏

  处方为:(1)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雌,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2)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茨警、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3)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每日早晨、下午可当点心服食,每次3~5匙。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四、如何预防白血球减少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注意临床用药:慎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及解热镇痛药,应定期检查白细胞,严格掌握药量、用药时间,一经发现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1)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注意安全防护,定期检查血象,如发现白细胞减少,立即调离岗化。

  (2)对接触苯、二甲苯类有毒化学品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查血象。

  5、对患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6、对营养障碍者,应有针对性检查及纠正。

  7、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必过多依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