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脊髓灰质炎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7-05-18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沈宛海

一、脊髓灰质炎是怎么传播的

  1.传染源 人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由于隐性感染者可以60~6000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季节,从2%~3%儿童的粪便中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人感染后,从咽部检出病毒的时间为10~14 天,从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为2~4 周,最长为123 天。患者的传染性以发病后7~10 天为最高。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各种用具和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在家庭内、托儿所、学校内很容易传播本病。虽然在苍蝇和污水中都曾分离出病毒,但消灭苍蝇并不影响本病发病率。水型和食物型暴发流行亦罕见。本病亦可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体液免疫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在肠内可产生局部iga 抗体,在血清中出现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并可维持终身。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由于病毒已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刺激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血中即可检出中和抗体,在病程2~3 周达高峰,1~2 年后下降4 倍,然后保持终身。无症状感染者亦可获得同等水平的中和抗体。在发展中国家本病地方性流行区,大多数婴儿自母体获得中和抗体,至1 岁时下降至最低点。以后,由于显性或不显性感染,5 岁左右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在血液中有中和抗体存在。因此,在本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中,发病年龄最低。在卫生条件好,预防接种推行彻底的国家和地区,则发病年龄往往推迟。

  4.季节分布 在热带和亚热带,本病的发病率在各季节无显著差别。在温带则夏秋季发病率显著高于冬春季。

  5.流行模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可观察到,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感染本病的机会越来越少,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亦随之减少。由于年长儿和成人瘫痪病例较多见,可出现显性病例增多的趋势。随着预防接种的推广,人群免疫力迅速增长,发病率显著下降,本病仅见于未接种过疫苗者和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者所接触的人当中,即所谓“疫苗相关病例”。

二、引起脊髓灰质炎的原因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粘膜、心、肾、肝、胰、肾上腺等处繁殖,在全身淋巴组织中尤多,并于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时血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已足够将病毒中和,则疾病发展至此为止,形成顿挫型脊髓灰质炎,仅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而不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强或血中抗体不足以将其中和,病毒可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生瘫痪。偶尔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经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异中和抗体不易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故脑脊液和粪便内病毒存留时间较长。因此,人体血循环中是否有特异抗体,其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量是决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因素。

  多种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受凉、劳累、局部刺激、损伤、手术(如预防注射、扁桃体截除术、拨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瘫痪的发生,孕妇如得病易发生瘫痪,年长儿和成人患者病情较重,发生瘫痪者多。儿童中男孩较女孩易患重症,多见瘫痪。

  脊髓灰质炎最突出的病理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具嗜神经毒性),病灶有散在和多发不对称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细胞的病变最显着。脊髓以颈段及腰段的前角灰白质细胞损害为多,故临床上常见四肢瘫痪。大部分脑干中枢及脑神经运动神经核都可受损,以网状结构、前庭核及小脑盖核的病变为多见,大脑皮层则很少出现病变,运动区即使有病变也大多轻微。偶见交感神经节及周围神经节病变,软脑膜上可见散在炎性病灶,蛛网膜少有波及。脑脊液出现炎性改变。无瘫痪型的神经系统病变大多轻微。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即侵入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则形成隐性感染;抗体低下病毒则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机体缺乏免疫力,病毒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沿神经纤维扩散,引起无瘫痪期症状;如果运动神经元受损严重,则导致肌肉瘫痪,引起瘫痪期症状。

三、脊髓灰质炎有什么症状

  感染小儿麻痹症一般有几个阶段,最开始的是潜伏期。潜伏期的时间一般是5到14天。潜伏期后就是前驱期,前驱期的患者会出现发烧、肠胃炎、呕吐、全身不舒服、四肢无力的一些症状,这样的情况会持续1到4天左右。

  前驱期发展后会是瘫痪前期,瘫痪前期的症状会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几天才出现,这个时期患者会再次发烧,然后头痛、恶心、呕吐的情况更加严重,皮肤还会发红,脖子后、身体四肢会感到灼痛,还会便秘。

  瘫痪前期过后如果体温下降,患者病情不发展就不会瘫痪,但是如果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患者就开始退烧而且出现瘫痪,并且病情加重的话,患者就会进入瘫痪期。

  瘫痪期之后就是恢复期,恢复期的时间视乎患者而不同,最快几个星期就可以恢复,最慢的患者有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

  恢复期后就是后遗症期,也就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患者因为肌肉受累萎缩,神经功能恢复不了,受累的肢体会出现畸形。

四、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得了脊髓灰质炎

  近年来由于开展口服脊髓灰质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发病率大为降低,如有发病则常在夏秋季,年龄以1~5岁的孩子为多,传染源就是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主要是通过带有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饮食、水源等造成传染。

  在流行季节,特别是在当地未作过口服减毒活疫苗预防时,如遇儿童发烧,烦躁或嗜睡,全身感觉过敏,严重头痛,颈背肢体疼痛,甚至强直,无明显炎症的咽痛均应疑为此病。

  在夏秋季,有此病流行更应警惕,一般有5~14天的潜伏期,孩子发低热,不想吃东西,出汗,烦躁不安,全身感觉过敏,有时叫唤肚子疼,伴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过了3~5天,热退了又一次上升,形成双峰热,孩子面红耳赤、出汗、咽痛、全身及四肢肌肉酸痛,颈背部发硬,活动时疼痛明显,有时还可以发现手脚细微的颤动,这就是瘫痪的前兆,严重的可神志不清,老想睡觉,发热可达摄氏40℃,这种现象又可持续3~6天,随后可出现肢体的瘫痪现象,瘫痪随着发热而加重,一般5~10天,重的可达2周,瘫痪后2周,病肌开始恢复功能,有的很快,轻症1~3个月就好了,重的往往需要半年到1年半才能恢复,有的受害肌群、神经损伤过度,功能不易恢复,就形成了顽固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