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胃酸过多胃烧怎么办 胃酸过多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17-05-21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朱安容

一、胃酸过多都有那些症状都有那些

  胃酸虽然并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会让以受难、困扰的。那么,胃酸怎么办?怎样去解决胃酸过多呢?下面,介绍几个方法应对胃酸症状。

  1.反酸

  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造成的,经常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多数是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

  2.烧心

  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以后的灼热感,多数是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

  3.烧心(胃灼热)

  胃酸分泌过多时喝牛奶或豆浆不好,牛奶和豆浆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钙的蛋白质反会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多饮。

  4.胃灼烧

  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的不良的症状,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胃酸过多食疗方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焦面包,多饮红茶。

  严重的胃酸过多症,可用生姜和普洱茶一起煮,喝汤。

二、胃酸过多的原因都是什么

  1、壁细胞的反应性增高或总数增多。即使壁细胞总数正常,也可因高胃酸分泌损伤粘膜。

  2、如果十二指肠粘膜释放某些激素的功能减退时,也可导致胃酸及胃泌素的分泌增高。

  3、遗传因素--虽然说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归类于遗传病,但是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体质的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因此说,遗传因素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4、胃粘膜壁细胞长期遭受刺激、兴奋如:

  ①副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而持续产生乙酰胆碱。

  ②胃泌素细胞(G细胞)分泌胃沁素过高,如G细胞对H+(氢离子)的抑制作用反应迟钝;胃窦部粘膜接触蛋白质分解产物,胃窦部膨胀等所致的胃沁素增多。

  5、病理性泛酸--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等,可促使胃酸增多,常常出现泛酸;

  6、生理性泛酸--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饮食不当,如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某些粗粮、红薯、马铃薯等含多量淀粉、糖、酸等,会刺激胃产生大量胃酸,况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剩余的糖分在胃肠道里发酵,也要诱发泛酸。此外,某些药物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

三、胃酸过多应该怎么办

  1、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2、饮食要有规律,最好每餐少吃一点,加多进餐的次数,尽量不要出现饿到肚痛的情况,如果出现饥饿的感觉,或胃不舒服,可以先吃一些点心。

  3、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

  牛奶、豆浆、粥类等,能稀释胃酸、保护胃粘膜。

  4、胃酸过多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

  而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5、定时进餐,零食可刺激胃酸增加。不易过饱,以免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饮食中以易消化食物为主,肉类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不吃冰冻和很热的食物、饮料,饮食的温度应适中,茶、水、汤都不宜过热。

  不要食入过多含香料、酸辣及过咸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

  加重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如大蒜、洋葱、巧克力、柑桔类水果、薄荷、西红柿等。

  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禁饮酒和咖啡

  特别是酒,对胃刺激过大,会使溃疡恶化。

  饮食要有规律,最好少食多餐,如出现饥饿感,或胃部不适,可先少量进食。睡前不吃东西。

  饭后禁吸烟,如能戒烟更好。

  睡觉时将头部或床头垫高。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适量增加碱性食物。胃酸,顾名思义是胃部酸性强,因此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而增加碱性食物来中和。

  通常碱性的食物有:豆腐、胡萝卜、牛奶、豆类等。

四、中医治疗胃酸过多方法

  中医治疗胃酸的方法

  胃酸过多,从中医来讲,大体分为脾胃阳虚,肝胆湿热,水湿停滞,瘀血阻滞。

  个人体质,病的新久,既往用药,都对治疗的选择有太多的影响,建议看看医生。

  辩证论治的好,隔山打牛只是传说。

  “胃酸过多引起的上腹部烧灼感”,可归属于“嘈杂”范畴。

  其状如枟景岳全书枠所云:“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痛懊恼,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或渐见胃脘作痛”。

  中医认为烧心多由胃阴不足,肝胃郁热所致,热病伤津,暴吐大泻,情志郁结,嗜食,辛辣厚味均易发生烧心症状。

  临床上一般可把烧心的病因分为热,气,虚三种。

  热有郁热,湿热之分。

  气有气滞、气逆之别。

  虚有胃阴虚、脾气虚之异,临床上常分7型辨治。

  肝胃不和

  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胃脘胀闷,连及两胁,善太息,嗳气频频,大便不畅。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川芎、苏梗、陈皮、枳壳、旋覆花、郁金、海螵蛸、延胡索、绿萼梅。

  中成药有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肝胃郁热

  症见烧心、反酸不止,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痛如烧灼,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不适,大便不爽或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宜清肝泄热,和胃降逆。

  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牡丹皮、青皮、陈皮、栀子、白芍、半夏、茯苓、浙贝母、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先煎)、海螵蛸、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