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新生儿恶心想吐的原因有哪些 恶心想吐有什么症状

2017-05-30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伍怜寒

一、新生儿为什么恶心想吐呢

  呕吐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新生儿的胃呈水平横位,胃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肌力较强,也就是上口松、下口紧,使得胃的排空比较慢,吃进的奶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新生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而吃的奶量又较大,因此吃奶以后胃常常是撑得鼓鼓的,吃奶以后稍一活动,尤其是吃完奶将换尿布时,就易呕吐。呕吐的量多少不等,如仅是偶有呕吐,孩子的精神食欲都好,生长发育也正常,则可视为是正常现象。

  不正确的喂养引起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呕吐最常见的原因。吃奶过急或过慢;奶瓶喂养时奶头里没有充满奶汁而留有空气;或者在孩子大声啼哭以后立即胃奶,大量的空气进入胃内,加重了胃部的胀满,这些空气从胃中溢出时,回把奶带出来,引起呕吐。预防的方法是胃奶时强调姿势应正确,大哭以后应先哄好了孩子再吃奶,奶太足时,吃一阵奶后可把奶头拔出,稍休息一下再吃奶;吃完奶以后应把婴儿抱起,使婴儿伏在母亲的肩上,然后轻轻拍背,在直立的位置把空气排出,也就是打一个嗝,然后再放下睡觉。容易呕吐的婴儿最好头部稍抬起,以右侧卧位为宜。

  新生儿频繁呕吐,甚至是喷射性呕吐,并伴有发热和精神不好,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有些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症状之一就是喷射性呕吐,早治可以完全康复;治晚了,常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丧失生命,千万不可忽视。

二、新生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置,胃与食管相连接的部位叫贲门,其肌张力差,而胃与十二指肠相连接的部位叫幽门,其肌张力强;且食道下端括约肌的机械压力在出生后数日内是低于正常的,也造成贲门松弛,使得胃内容物易经食管从口腔吐出;另外,新生儿大脑皮质尚未发育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较差;而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出生时胃容量仅2毫升,到第10天才增加到27毫升左右,而这时的摄人量一次50毫升左右。由于胃容量与摄入量之间存在有矛盾,摄入量较多而引起呕吐。新生儿由于协调功能不佳,呕吐前无恶心反射,故常从口、鼻喷出,如不注意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

  由于新生儿具有以上的生理特点,加上喂养不当,使新生儿易发生呕吐,喂养不当的原因有:①喂奶前哭闹或吃奶过急,这样极易吸入空气,当空气由胃内溢出时,将奶带出造成呕吐;②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瓶的奶头孔过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奶头孔过小吸入过多空气;③牛奶太烫或太冷;④配方奶稀释过分或配方经常更换;⑤喂奶后就将新生儿放平或过多翻动新生儿等。由此可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易诱发呕吐。

三、新生儿呕吐对症治疗有哪些

  (1)改善喂养方法:奶嘴孔大小适当喂奶时,要使奶瓶有一定倾斜,使奶充满奶嘴,以防小儿吸入瓶内的空气喂奶后,将婴儿抱起伏在自己肩上轻拍小儿背部,使空气通过打饱嗝排出来;喂奶后将小儿上部垫高,右侧平卧可防止呕吐。

  (2)禁食:对一些病因未清楚、怀疑外科疾病消化道出血,可先行禁食,以免加重病情,同时给予补液保证营养供给。

  (3)洗胃:对咽下综合征可先洗胃用温生理盐水,一般洗2~3次即可,如洗胃后仍呕吐应考虑其他疾病。

  (4)胃肠减压:对外科疾病、呕吐较频繁、腹胀者,可先行胃肠减压,缓解症状,同时做有关检查

  (5)解痉止吐:对病因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可用胃动力制剂或解痉剂幽门痉挛可用解痉挛药治疗常用阿托品1/l0000溶液,喂奶后15min给药,从每次5~10滴开始,逐渐增加到控制呕吐为止;注意如用药后脸红表示药量已超过须稍许减量以不引起脸红为宜。幽门肥厚用此法无效可用手术治疗

  (6)体位:对呕吐患儿应提高头部和上身的体位,一般30°左右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四、小儿呕吐吃什么好呢

  一、莲子糯米粥

  配料:莲子50克,糯米150克。

  制法:将莲子去皮,去心,入锅煮烂,捣成泥;糯米,去杂,淘洗干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煮沸,入糯米煮至将熟,加入莲子泥,再煮沸,用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给小儿呕吐患者食用。

  功能:健脾升清,滋阴和胃。本膳用糯米,和胃滋阴,每100克中含钒851微克;莲子,升清健脾,每100克含钒17821微克。此粥有利湿升清、健全脾胃之功,还能给人体补钒。

  二、芦根粟米粥

  配料:芦根60克,粟米50克,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鲜芦根洗净,切碎,煎30分钟,取汁;粟米淘洗干净。将锅置火上,放入芦根汁,下粟米,用文火煮,使成粥并加入适量的生姜汁和蜂蜜,调匀给小儿呕吐患者服食。   功能:清热生津,和胃降逆。本膳用芦根,有清热除烦、养胃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温热病初起,发热烦渴、胃热津伤的小儿呕吐、呃逆;粟米(小米)可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等。此粥有清热养阴、益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经受热,小儿呕吐严重,损及胃阴,时作干呕,口干的婴儿。

  三、橘皮粥

  配料橘皮3~5克,粳米50克。

  制法:把晒干的橘子皮,研成碎末;粳米,淘洗干净。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橘皮末、粳米,煮粥,用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粥,待橘皮烂、米熟后,即可食用。小儿呕吐患者每日早、晚各饮1次。

  功能:健脾和胃,顺气降逆。本膳用橘皮,有健脾理气的作用,与补脾胃的粳米煮成粥,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小儿伤食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