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过多会怎样 老人补钙有哪些误区
2017-11-13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祝海云
一、补钙过多的危害是什么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相反,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
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导致异位钙化,最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吸收。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否则反之。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5、出现高钙血症。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掉以轻心。
6、胃肠道不良反应。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黏膜糜烂或溃疡。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二、老人补钙注意远离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三、如何才能避免钙剂摄取过量
补钙必须科学,钙片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钙摄入量约800~1500mg比较合适,不超过2000mg为宜。在吃钙片的同时,最好同时大量饮水,以促进无法被吸收利用的钙排出体外,保持动态平衡。
现在市面上*的钙片多以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的形式存在,还有其它形式的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钙等。在这些不同的钙中,碳酸钙比较便宜,含钙量高达40%,只有在充足的胃酸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吸收,最好在吃饭时或吃饭后不久,胃酸分泌达到最高时服用钙片,吸收率比较高。柠檬酸钙比较贵,含钙量较碳酸钙低,在21%左右。柠檬酸钙不需要胃酸作用也能吸收,因此老年人胃酸分泌较少,比较适合食用这款钙片。
钙剂中碳酸钙的吸收率最高,成人用得比较多。但人体吸收钙有个过程,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碳酸钙会变成氯化钙,进入肠道后会形成磷酸钙,这些钙盐很难被吸收,并抑制肠道蠕动,可能会引起便秘。尤其对老年人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而言,这种情况较为多见。
在补钙时喝点酸奶,它含有的乳酸和钙结合,能促进钙质吸收。酸奶还含大量活性乳酸菌,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其次要增加粗纤维的摄入,含粗纤维比较多的蔬菜有笋干、菜花、白菜、油菜等,坚果类含粗纤维较多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等,水果类包括苹果、鸭梨、樱桃、红枣、石榴等。
四、中老年人补钙的注意要点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剂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有10%。
2.不要服用含磷钙剂。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而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国人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因此选购补钙产品时一定要看清钙剂成分。
3.镁影响钙的吸收。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
4.食物少盐,有利钙的吸收。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像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过多,不仅食品本身所含钙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之前,可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
6.钙与奶制品不可同服。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钙片,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
7.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
8.补钙期间禁大鱼大肉。每日摄入80克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掉,若将每日的蛋白质摄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额外补充400毫克钙,也会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
9.注意锻炼:体育锻炼能使钙质向骨骼中沉积,防止发生骨质疏松,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即便补钙,钙也多是在血液中游离,然后通过尿液排泄一部分,不易进到骨骼中去。另外,体育锻炼还能得到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把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利用,所以补钙时要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10.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长期疲劳或精神紧张、有内分泌病和肠胃病,这些因素也不利于钙的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