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糖尿病足部护理_诱发糖尿病的5大因素

2017-08-07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吕香寒

一、糖尿病患者要做好护足有方

  1.保持足部的清爽、干净

  长期不洗脚或者简单冲洗容易导致趾缝紧闭,易滋生细菌,发生真菌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脚部清爽,每晚用温水清洗双脚。

  另外,还需要注意水温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足部对温度敏感度降低,脚可能感觉不到水的热度,因此建议用前臂内侧(平时做皮试的地方)的皮肤感受水温(接近体温 37℃为宜),切忌水温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洗完脚后,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所有脚趾之间的部位,若皮肤干燥则涂上润肤霜。

  2.正确修剪趾甲

  病人的趾甲要平过来剪,先剪中间,再修两边,以指甲的中间为参考,切忌把边角剪得过深,以免新长出来的指甲嵌入软组织内 , 成为“嵌甲” ,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 , 造成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 , 引发炎症。同样,也切忌将指甲刀或者剪刀硬塞进指甲缝里掏着剪,以免损伤正常组织,创口若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由于一些患者的脚趾甲是不规则生长的,有些人的趾甲嵌在甲缘里,疼痛难忍,行走时尤甚,建议此类糖尿病患者赴专业医疗机构请专业人员帮忙护理。

  3.选择合适的鞋袜

  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较差,若鞋子太紧,脚受压又难以察觉,足部血液循环不畅、供血不足,持续久了会发生破溃。

  合适的鞋子应该是一双鞋尖宽大、不挤压脚趾且透气性好的平跟厚底鞋,鞋面材质可选择真皮或布制的,而合成皮革、塑料和人造鞋的材质不透气,在高温环境下易使真菌繁殖,造成足部感染。买鞋的时间应选在下午或黄昏 , 购置的新鞋尺码可比正常足码大半码。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砂粒等异物,鞋子有破损要及时修补,以免伤及足部皮肤。

二、糖尿病的饮食需要禁忌吗

  一、糖尿病人不宜多吃盐

  糖尿病人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进盐过多会加速心血管病变(约占糖尿病人死亡之原因70%),尤其是高血压病的发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对糖尿病人特别已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者应严格限制进盐量。

  二、不要吃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

  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血糖的升高,血糖的升高,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以前的治疗就完全等于白忙了一场,因此,要控制好糖尿病,首先就要控制好血糖。在我们经常见的食物中,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有以下这些: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蜜饯、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头、汽水、果酱、冰淇淋、甜糕点、蛋糕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这些食物或者饮料,都是应该尽量少吃的,如果要补充糖分,就应该从其他没有副作用的途径来补充。

  三、不要吃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血脂升高,跟血糖升高一样,对糖尿病非常不利。是其他的一些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人不要吃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常见的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有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肥肉以及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这些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果进食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肥胖、血脂升高、动脉硬化等,还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另外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治疗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最为常见重要和有效的。糖尿病人应适当控制主食量,选用含糖量低的食物。关于水果蔬菜,选用含丰富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不食或少食含糖量高的水果和蔬菜。食物宜粗不宜精,尽量少摄入食盐,并且限制饮酒,最好不要饮酒。于此同时不食用或少食用猪油等动物油脂和肥肉。

  2,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可能无法控制病情,这时候就需要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的药物治疗。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胰岛素:一般有牛胰岛素、猪胰岛素和人胰岛素。

  (2)磺脲类: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3) 双胍类: 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4)糖苷酶抑制剂: 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5)噻唑烷二酮: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3,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恢复健康。运动治疗的方法一般有游泳、跑步、散步以及中国传统太极拳运动等,不过都需要在医生知道下进行。

四、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有以下5种

  1.遗传因素。遗传缺陷是糖尿病的发病的基础,遗传缺陷表现于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和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大。

  2.免疫因素。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会发现多种免疫性抗体。其机制主要在于,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使机体内部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的针对胰岛B细胞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会直接造成胰岛B细胞的损害,导致胰岛素的分泌缺乏,从而引发糖尿病。

  3.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的紧张、心理的压力会引起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胰岛素的对抗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4.病毒感染。1型糖尿病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易感性可能意味B细胞对某一病毒特定剂量的敏感性;或对某一表达在B细胞病毒抗原或轻微B细胞损害过程中释放的自身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倾向性。

  5.饮食成份结构不合理。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同时,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一项调查证实,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