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
2018-11-0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郑书兰
一、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人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 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二、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三、社会与心理因素。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 等。例如,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另外,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以 及亲友,尤其是配偶的去世,使老年人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常见病因。
老年性抑郁症是怎么回事?以上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到影响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心理、性格、生理因素以及外界刺激等几个方面。所以,老年朋友需要多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调治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才能避免出现老年抑郁症。
二、老年人的抑郁症治疗要注意什么
先兆越来越多的人会患上抑郁症了,不分年龄阶段。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患上抑郁症后应该怎么办呢,那么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要注意哪些?
误区一:单纯依赖于药物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治疗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但是患者决不可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当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生活具有规律性,按时作息、进餐,安排好运动、*时间,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调节心态,使生活充满情趣,既增强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二:对抗抑郁药的顾虑过多
在一般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凡属精神疾病用药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会“伤害脑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对抗抑郁药使用也顾虑甚多,以为是轻型抑郁症最好不用药,要用也最好是偶尔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长期服药。这是一种误识。老年患者应当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坚持足够疗程。
误区三:缺乏耐心
以上就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
三、护理老年人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逐渐对于社会的新鲜事物可能不是那么接受。同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护理。而这时候的护理就需要能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了,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相关注意事项。
避免疾病
人老体弱,一些疾病经常会侵袭老年人的身体,患了疾病的老年人心理会变得越发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坏的心情极易引起疾病的恶化,如此反复,对老年人的健康极为不利。这样的老人,需要经常看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有利于他保持乐观的情绪,战胜疾病,健康长寿。
避免孤单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但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这时老人应该走出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结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几个能说心里话儿的人,远离孤单,乐观向上的情绪会让老人受益匪浅。
避免封闭
老人对社会的认知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老人不愿接受新事物。事实证明,越封闭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不协调,因而让老人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会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如果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那样热忠于上网、旅游,那么老人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
避免赋闲
人在年轻时,经常希望老年时会衣食无忧,不用再劳作。但是真正老来闲下来就会发现,精神无以寄托,每天打不起精神来,因而老了就更应该有点事儿做,哪怕帮人送送报、收收水电费,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充实一些,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避免变故
有一句话叫做安度晚年,老年人年龄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最受不了生活中的变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让老年人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天。因而一旦遇有变故,家人就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心理开解。
四、如何治疗老年人抑郁症
1、多到户外活动
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助于培养老年人抑郁症患者的兴趣,缓解抑郁。
2、经常锻炼
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增进安宁幸福意识,松弛精神,提高精力,缓解和预防抑郁。
3、多交朋友
老年人抑郁症患者以利他主义精神给人以帮助,是治疗精神抑郁的良好方式。与人隔绝、离群索居是老年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所以人际交往是老年人抑郁症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
4、注意治疗老年人抑郁症的禁忌
(1)、忌单纯依赖于药物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治疗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但是患者决不可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当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忌对抗抑郁药的顾虑过多
在一般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凡属精神疾病用药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会“伤害脑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对抗抑郁药使用也顾虑甚多,以为是轻型抑郁症最好不用药,要用也最好是偶尔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长期服药。这是一种误识,老年患者应当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坚持足够疗程。
(3)、忌缺乏耐心
临床资料表明,轻型抑郁症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大约在2周左右可使情绪低落和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和食欲方面也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着已基本“好了”,这只是一种初期治疗结果。
此时不可随意停药,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反复复或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日后治疗难度。随意停药还可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有关专家指出,轻型抑郁症的治疗亦应当坚持在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