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怎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2018-06-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凌香

一、高血压会出现哪些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二、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而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末梢大血管病,并加速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引起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心输出量增加不伴有外周改变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不伴有心输出量或血容量改变,也可使血压升高,而糖尿病患者这两种变化都有,所以会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高血压都与高血脂有关,并且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损害,而糖尿病肾损害可致血压升高。另外,糖尿病人血糖高,血粘度高,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变大都是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由于二者都和血脂高、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有关系,因此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还是单纯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甚至健康人群,都要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可从根本上改善和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控制血压,即使血压仅下降很少,都能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三、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

  1.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2.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四、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

  1.低盐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突出一个字“淡”。中医有“咸能入肾伤正”之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饮食过咸是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相符合。所以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量以3~5克为宜,以免致水钠潴留而使血压上升。

  在清淡饮食的原则下,应做到粗细搭配,荤素相宜,以保持膳食平衡。要供给高血压患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应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及水果,这对降压保健大有好处。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糙米、玉米,少吃精制的米和面;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这样可以不断补充机体缺乏的微量元素,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有益于高血压的防治。

  补充机体可吸收的钙,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钙有“除钠”作用,可使血压保持稳定。有资料报道,高血压患者每天补充1000毫克钙,连用8周,就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饮食中的食用油宜选择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等。这些植物油对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的好处。

  2.预防肥胖

  减肥是降压的关键。医学界普遍将超重和肥胖确认为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并非所有肥胖者都有高血压,但总体上讲,体重越大,平均血压也越高,而且肥胖本身和高血压一样,也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控制体重已成为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血压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避免进餐过饱,减少甜食,防止肥胖。俗话说,饮食常留三分饥。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乌贼鱼、脑髓等,忌食荤油及油脂类食品。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高血压患者不伴发高脂血证的,则每日可食1枚鸡蛋。

  3.限酒戒烟

  过量饮酒会对健康有诸多危害,促进血压升高就是危害之一。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饮酒会是收缩压上升4~8毫米汞柱,舒张压也有上升;如果少量饮酒,会使血压几乎处于正常状态;每天酒精摄入量达到46克,血压升高的危险会增加35%,超过46克,则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会增加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