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手术后反应有哪些 引起结肠息肉的病因有哪些
2018-06-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王雅绿
一、结肠息肉手术后反应有哪些
结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大便出血,血的颜色是鲜红色的。有炎症时,大便会伴随大量的黏液。可有里急后重感。
一般来说,肠息肉患者会常常便秘或者大便的次数增加。有些患者会觉得腹部不适,常常有腹痛的症状。息肉的位置比较接近肛门的话,常常会脱出肛门。出血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贫血,甚至会出现休克的情况。
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比较多。首先,术后一定要卧床休息,这样可以减少出血量,也可以缓解腹部的不适症状。其次,术后的饮食也要多注意,一般术后六小时之内是需要禁食的。六小时之后可以进食流质,再慢慢过渡到半流质,一周后可正常饮食。最后,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大便的畅通,预防便秘,不然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此外,还可以做一些适量的运动。
注意事项
在结肠息肉术后饮食中,不要饮酒、进食刺激性事物,另外,饮食方面你需要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腻、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保持大便畅通,以防脂肪、能量堆积,湿热、瘀毒内聚,导致癌变。其他注意细节,因病、因人而异。
二、引起结肠息肉的病因
一、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腌制品食物有毒食品等,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三、炎症刺激: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四、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三、直肠息肉对人体的危害
1、脱出:直肠息肉蒂较长时多可脱出肛外。息肉脱出有时仅露肛口,有时连同部分蒂部脱出肛外,如息肉较大,脱出后须手托还纳,偶可嵌顿于肛外,高位息肉常不能脱出。
2、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3、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4、若发现多个息肉时,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5、全身症状:息肉数量较多、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
专家介绍,直肠息肉虽为良性肿瘤,但有很多危害,甚则癌变的可能。因此,得了该病,患者一定到医院诊断,早发现并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四、得了直肠息肉如何治疗好
1.电灼切除
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广基息肉电灼不安全。
2.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在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对带蒂的良性息肉,结扎蒂部,切除息肉;对广基息肉,应切除包括息肉四周的部分黏膜,缝合创面;若属绒毛状腺瘤,切线距肉眼所见腺瘤缘不少于1cm。
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
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图9)。麻醉后,经肛插入显微手术用肛门镜,通过电视屏幕,放大手术野,镜下切除息肉。与电灼切除相比较,优点是切除后创面可以缝合,避免了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4.开腹手术
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开腹作局部切除时,若发现腺瘤已癌变,应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处理。家族性息肉病迟早将发展为癌,必须接受根治性手术,应根据直肠息肉的分布决定是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黏膜剥除,经直肠肌鞘行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等。
5.其他
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病为主;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