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的护理措施

2016-08-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秋灵

一、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入到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发病。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中国内蒙古有项调查,发现农牧民肺结核病人中10.6%为牛型结核,他们有喝生牛奶的习惯。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如猪、猫、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结核病。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既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结核病传给所饲养的动物。北京动物园曾有观赏的动物犀牛被确诊为肺结核,它的痰菌经鉴定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是观众传染给它们的。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传统的观点偏重于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指因肺结核排菌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发病。因此过去在结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病人的痰不论在医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个痰瓶内经煮沸以后再倒掉,在农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众中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禁止随地吐痰。此外,也强调病人要和健康人隔离,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以上的传染方式固然应该注意,但对排菌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排至空气中的微滴核的传染性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现代研究关于呼吸道传播的机理认为,排菌病人平时大声谈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把带传染性的唾沫飞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气中,它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于5~10微米;吸入支气管后进不了肺泡,最终可经支气管管壁纤毛运动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体外、不致引起传染。结核菌的传播主要在夜间,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个房间内的儿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结核病人在呼吸时所散布的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微滴核数量与呼出气体的速度有关系。正常呼吸时,病人向周围呼出的微滴核数目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传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个,这相当于大声说话5分钟内排放出的微滴核颗粒数,而一次喷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数目可高达100万个。咳嗽次数多少与传染性大小有密切关系,有人曾观察过病人夜间咳嗽情况及同屋睡觉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结果咳嗽次数多者小儿结核菌素的阳转率就高。除咳嗽次数外,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的传染情况也不一样,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触的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较之干咳无痰者密切接触的小儿明显增高。当肺结核病人经过化学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会随之好转,有调查发现;治疗1个月时半数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则全部消失,同时化疗后痰中结核菌数量也随之减少,说明合理治疗后的病人可减少传染性,也即减少了传播机会。

二、肺结核患者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1.伴随各种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应用,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已越来越多见。据调查发现肺结核单纯感染率为69 . 30%,合并各种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0. 70%。这一数据提示:提高对肺结核真菌感染机理的认识,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强化对抗生素科学合理的应用,进而减少肺结核病真菌感染带来的危害已迫在眉睫 !

  2.肺结核一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就会使抗结核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还会加重患者病情。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有206例(30. 70%),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104例、曲霉菌感染62例、毛霉菌感染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465例(69 . 30%)。

  3.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多为19~ 60岁;一年当中,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最高季节是夏季(由于真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 37℃ ,此时,夏季正是炎热潮湿的季节,具有真菌生长的最佳条件,空气中大量真菌孢子不断经呼吸道进入肺组织,引起免疫力低下的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

  4.不仅如此,高纬度的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比较寒冷,是肺结核发病率、复发率较高的季节。而作为慢性病的肺结核,需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服用半年以上抗生素之后,就容易使夏季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比例上升。

  5.不当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会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使真菌生长过度,导致自身真菌机会性感染。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 ,真菌感染率就越高。许多病原性较弱或非病原性真菌,由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而导致某些菌株变异,使原来不致病的菌株最后转变成致病菌株。这就提醒医务人员对应用合理标准抗结核无效,且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应警惕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三、肺结核的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①、发热:大多为午后低热,多为38℃以下。重症患者、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体温可在39℃以上。病人常感手脚心燥热,面颊潮红。

  ②、疲乏、无力:易感到疲劳,全身无力,休息后疲劳也不能缓解。

  ③、盗汗:睡眠时出汗,以颈部、腋部和阴部出汗较多,严重者可使内衣湿透。

  ④、食欲不振及消瘦:由于食欲不振,逐渐消瘦,体重减轻。

  ⑤、月经不调:女病人可出现月经减少,经期不规则,甚至闭经。

  二、呼吸道症状

  ①、咳嗽、咳痰:血行播散型或轻型肺结核病人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的白色粘痰,干酪空洞或损坏型肺结核咳嗽剧烈,痰量增加,合并感染时为咳大量脓性痰。

  ②、胸痛:当结核病变波及壁层胸膜时,使胸膜产生炎症或粘连,即产生胸痛,胸痛可随着咳嗽、深呼吸或体位变动而加剧。

  ③、咯血:相当多见,当肺部的任何病变损伤了血管时,便可出现咯血,咯血量的多少因血管损伤部位、大小不同而不同,痰中带血可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损伤所致,整口血痰是由于小的动静脉损伤,大咯血是损伤了大血管特别是肺动脉所致。对咯血病人,除应用止血剂外还应进行检查,如x线胸透或拍片,痰液检查,以明确咯血原因。

  ④、呼吸困难:一般病人无呼吸困难,只有重度胸膜炎或肺部病灶范围很广泛时才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或紫绀。

  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肺结核病人的症状与肺部病变不成正比例,也有的病人什么症状都没有,只有体检时才被发现。

四、肺结核出现后如何护理才好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消毒与隔离。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不随地吐痰,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2%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

  病人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每天消毒1~2次,将病人所用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密切接触病人者应作卡介苗接种。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进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

  老年人患肺结核后,症状常不如青壮年病例典型,发热不明显,中度以上发热者不及1/4,咯血者也只占1/4,而咳嗽、咯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厌食、瘦弱、浮肿等症状及体征出现者相对较多,容易误诊。近来老年人结核病所占比例日趋增多,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对原来患过结核病、家人或密切接触者中有患肺结核的老年人,出现低热、不明原因消瘦、咳嗽、乏力、气短等可疑症状时,应警惕肺结核,主动去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规、系统治疗,千万不可认为年老无需治疗,延误时机。

  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