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生活中怎么做好吃_有哪些好处
2016-08-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夔芷蕾
一、莲藕怎么做好吃呢
清炒莲藕
材料:莲藕500克、唐芹100克、蒜茸30克、姜茸20克,南乳、蚝油各少许,盐、糖、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莲藕去皮洗净,切片,稍作出水备用;芹菜洗净切段备用;开锅下油,爆香蒜茸和姜茸,下藕片和芹菜翻炒片刻,加入少许南乳、蚝油继续翻炒,以盐、糖调味,上碟便成。
脆炒莲藕丁
材料:莲藕,青椒,蒜蓉,肉末,盐。
做法
1.鲜瘦肉切碎了在油锅内爆炒,
2.用大火,滚油,先落蒜蓉爆香,之后下青椒碎,
3.新鲜的莲藕洗净了,去皮,切丁,用少许盐略腌一腌,然后与青椒碎,蒜蓉,以及肉末同炒。
莲藕汤
材料:莲藕一节600g,猪瘦肉500g,红枣20g。
做法
1、猪瘦肉汆水,莲藕去皮洗净,用刀背拍散或切块。(藕节也要)。
2、锅里注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后,将所有材料加入。
3、煮沸后用文火熬3-4小时,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小诀窍
平时食用藕时,人们往往除去藕节不用。其实藕节是一味极好的止血良药,其味甘、涩,性平,含丰富的鞣质、天门冬素,专治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民间常用藕节六七个,捣碎加适量红糖煎服,用于止血,疗效甚佳。
二、莲藕经常吃有什么好处
1、月经过多
临床上尤以气虚和血热引起的月经过多最为常见。气虚而不能统摄血液的运行,会造成月经过多、经血颜色偏淡,质地清稀,伴有心悸气短、小腹坠胀等症,此时推荐莲藕炖排骨,既能补气又能止血。
如果是血热型月经过多,则经血颜色偏深、质地黏稠,人还会出现手脚心发热、容易牙龈出血等阴虚内热的表现,这类人要吃生莲藕,可削皮后直接食用或榨汁饮用,以起到凉血止血的功效。
2、产后瘀血
产后两周左右生吃莲藕,有助清除腹内积存的瘀血。藕富含的维生素K具有收缩血管和止血的作用。
新妈妈常吃藕还能增进食欲,促进乳汁的快速分泌。如果在身体的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稀溏,那就可以改为弄熟了再吃。
3、白带异常
白带色黄、味腥臭,可取藕汁半碗,红鸡冠花1~2朵,煮沸后加红糖服用,每日2次。
4、心烦失眠
女人要带孩子、做家务,还要努力工作,操劳用心过度就容易心烦失眠,这时不妨吃一些莲藕炒百合,清心除烦,有效缓解失眠。也可以在睡前冲调一点藕粉饮用,有助安眠。
5、肺燥咳嗽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藕本身有润肺的功效,取秋藕榨汁,添加适量蜂蜜饮用,对于减轻秋季多发的肺燥干咳、咳血效果很好。
三、莲藕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止咳
藕汤有止咳作用,直接饮用带皮莲藕榨出的汁,可治疗严重咳嗽。
除淤吹乳
产妇多吃莲藕,能清除腹内积存的淤血,促使乳汁分泌。
开胃、益血补髓
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
消除疲劳
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方法是将莲藕削皮洗净,捣碎挤出藕汁,与蛋清一起拌匀,保存在阴凉处,即可用来漱口。
通便止泻、健脾开胃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
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益血生肌
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止血散瘀
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助消化、防止便秘
莲藕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既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给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身体健康。
四、莲藕的储藏方式
一、上市莲藕的贮藏方法:
1.泥浆涂藕贮藏。选用黄土打碎并去除砂石等杂物,加水调制成糊状,然后将整支藕放入此泥浆中浸渍,待藕身均匀裹上泥浆后,取出,装入箱内或草包内,捆好即可。若泥浆干燥脱落后,可再依上法浸渍1次。适于短期贮藏和运输销售。
2.恒温水贮藏。将采收的藕带泥运回,放入水温在5℃~8℃的水池内,可保鲜1个月左右。也可将田藕挖出后,稍洗一下,装入蒲包或编织袋,每70公斤左右1包,放在水深1米、温度较低的水中,使包袋下不贴泥土,上不露出水面,上面再盖一层厚6厘米~10厘米的水草,可随时*。
二、待加工莲藕的储存方法:
1.清洗去皮。将刚挖掘出来的带泥莲藕用清水洗干净,分成藕段,再将藕段两头的藕节去掉,并用不锈钢刮子刮去莲藕表皮。
2.浸泡脱水。为防止莲藕褐变,将去皮后的莲藕先浸泡在0.8%~1.5%的食盐溶液中,待藕体稍发软后,再置于LB莲藕保鲜剂溶液中浸泡40分钟。然后用脱水机脱水,以防在包装袋中出现水珠。
3.真空包装。为避免莲藕发生酶促反应,应选用隔氧能力强的尼龙塑料袋进行包装。每袋按1~5公斤分装,并用真空机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