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不足的表现 如何增加胃动力_胃动力症状相鉴别诊断_中药也有促胃肠动力药
2016-10-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访卉
一、中药也有促胃肠动力药
西药的胃复安、吗丁啉、普瑞博思是促胃肠动力药,其实很多中药与方剂通过调节胃肠运动,也能使胃肠功能恢复而治愈疾病。
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理气药都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分经归类对某些脏腑有特殊的功能。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橘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肠小肠经的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这些理气药通过疏肝、利胆、和胃,皆能促进胃肠动力。也有一部分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如温中散寒的高良姜、广木香;清热的黄连、炒山栀、蒲公英、川楝子;芳香化湿的藿香、佩兰、白豆蔻;养阴生津的石斛、麦冬等。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但脾胃活动还要依赖肝气的疏泄、胆的通降、肾的温煦、肠腑的传导,才能维持胃肠动力的正常活动。临床所见有肝木横逆脾土,出现腹痛、腹泻,治宜抑肝扶脾;肝气犯胃,见两胁胀痛、嗳气频作,治当疏肝理气和胃;脾胃阳虚,火不暖土,五更泄泻,见腹冷肠鸣,应治以温补脾肾。以上治法也都能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
当人体遭受外部侵袭,也能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这时,只要采取祛除外邪的治疗方法,就能恢复胃肠功能。如寒邪阻遏胃阳,胃失和降而引起纳呆、腹冷,可用温中散寒法使寒邪去而胃气和;热邪壅滞胃肠,见嘈杂善饥、口臭便难,用清热降气通腑法可使热邪去而胃气恢复正常;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均可导致脾失健运,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可用苦温燥湿法,或理气健脾法,或辛开苦降法,使寒湿、湿热之邪得以祛除而脾胃健运得和;若胃、胆、肠等腑出现有形或无形结滞,影响胃肠气机通畅,用通下法,使“腑以通为用”,结滞除而胃、胆、肠功能得以恢复。
总之,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并不表现在一药一方之中,而是根据临证的病因病机,确立治则,再遣方用药,既能清除病邪,调整脏腑阴阳气机,又能调节胃肠动力功能,才能使病人顺利康复。
二、胃动力症状相鉴别诊断
1.胃肠道功能不好 简介: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2.胃肠道胀气 胃肠道胀气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腹痛和矢气(放屁)。
3.胃肠气胀 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面积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胃肠气胀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使胃肠道气胀为功能性气胀。幽门梗阻、肠梗阻引起者多为器质性气胀。常和便秘同时存在。
预防:吃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曲美布丁片0.1-0.2(1-2片)1日3餐前半小时口服,或西沙必利片1-2片1日3餐前半小时口服等药物,同时可口服乳酸菌素片4片1日3次口服,再者都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三、清肠养胃四美食给肠胃加动力
海带:肠蠕动“加速器”
海带属于碱性食物,其富含的碘可促进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代谢,并防止血液酸化,有助于润肠通便,而且热量很低,膳食纤维丰富,能加速肠道的运动。
海带妁最佳烹饪方式是清蒸。这样不会破坏海带中的矿物质,可有效增加肠蠕动。
黑木耳:肠清洁“钟点工”
黑木耳是肠道“减龄”最出色的“钟点工”,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吸附残留于肠道内的不健康物质,比如灰尘与杂质,并将其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起到清洁血液和洗涤肠道的作用。
凉拌法可将黑木耳的营养发挥到最佳:把泡发好的黑木耳撕成小片,并将青红椒和胡萝卜切丝,与黑木耳一超焯熟,按照个人的口味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糙米:肠琉通“管道工”
糙米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为肠道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此外,其中的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营增殖,预防便秘和肠癌。
将糙米洗净,在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后,沥干备用。将小排骨、海米、糙米放在锅里,加8杯水同煮成粥,再均匀撒上胡椒粉即可。
猪血:肠解毒“消化酶”
猪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过消化酶旁解后会产生具有解毒作用的物质,当肠道内吸收到金属微粒时,它就会和这种物质发生反应,并缩短其在人体内逗留的时间,最终让其直接排出体外,将其对身体的危害降至最低。
用猪血、鲫鱼肉、大米煮粥,可以放些姜丝,去除鲫鱼肉的腥味,每天1小碗可以预防结肠癌,并有效帮助肠道消毒。
四、养胃有哪些禁忌
前些时日,微博上的一条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北京一位23岁的女白领方言因为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恕军指出,胃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喝酒、精神紧张等所导致。此外,胃最怕六个字:
冷: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部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交替都是高发期,寒冷的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胃、胃病、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上腹痛、上腹不适、饥饿病、夜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晚:
不按时吃饭,胃酸没有及时被食物中和,高酸状态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食物从胃排空、进入小肠消化大约需要两小时,吃完饭就睡胃肠道没时间消化食物,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晚餐两小时后再入睡,一日三餐亦要定时,这样会形成固定的消化液分泌高峰。
多:
吃太多会导致胃酸、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超出分泌能力,可能会导致胆管胰管等相对狭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平时应少吃甜食、巧克力等较难消化的食物,吃到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少:
汽车跑起来需要油,身体要正常运行也同样需要能量,晚饭要吃少并不是不吃,否则胃部分泌出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损伤食管、胃肠黏膜一晚餐宜吃得清淡些,多选择蔬菜水果。
坐:
运动有助于胃肠的蠕动,能帮助消化。刚吃完饭不适合埋头工作,因为胃肠的消化需要有足够的血液保障,如吃完饭就工作,血液供给大脑,胃肠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环血量,十分影响消化。吃完饭后两个小时内,建议散散步,但不主张打篮球、乒乓球等剧烈运动。
忍:
现在得胃病的人很多,胃疼了就吃点药忍忍。这样可能使小病发展成大病。 “胃部不舒服就是身体在报警了,这时就要看医生。”李恕军说:吃药l~2周都不见好就需要及时就医,即使不到两周,服药后不见效果也要就医,40岁以上的老胃病患者要警惕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