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 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
2016-10-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芷巧
一、动脉硬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那么,动脉硬化是怎么引起的?下面专家介绍动脉硬化的病因。
1、主要原因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2、营养成因
(1)胆固醇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二、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哪些啊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
1、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
一般表现为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2、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块肿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显像、电脑化X线断层显像、磁共振断层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夹层动脉瘤,但较少见。
3、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心肌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
4、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
5、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及分支,即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无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一部分病人有临床症状,包括一过性或持续性单眼失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所谓一过性即短暂性、一时性。
6、肾动脉硬化
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7、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8、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三、中医治动脉硬化的方法
动脉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动脉管壁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物质聚积,形成黄色粥样斑块等病变,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在中医上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年老体虚,精气不足,精微不能充养四肢百脉,痰浊、瘀血阻脉。病位主在血脉,虚主在肾、肝、脾,实主力痰浊、瘀血,兼有气滞。下面专家介绍动脉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1、痰浊内阻
治法:化瘀,降浊,燥湿。
方药: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橘红、茯苓、生姜、甘草、泽泻、茵陈。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化痰;橘红理气燥湿,气顺则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泽泻、茵陈利湿降浊;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降浊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泻、茵陈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泽泻可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若脾虚痰盛者,可加炒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化痰;痰热明显者,加竹茹清热化痰;大便结者,加大黄通腑降浊。
2、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养血;柴胡、赤芍、甘草、行气和血;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气机而宽胸;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诸药配合,使血活气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在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抗血小板凝集和对斑块的消退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青皮、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气郁日久化火者,加山栀、丹皮、川楝子以清热疏肝调气。临证若为气虚血瘀,症见疲乏无力,活动后气短,嗜睡懒言,易汗出,面色少华,舌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宜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地龙、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
3、肾精亏虚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药、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肉桂、附子、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以期“阴中求阳”,达到培补肾中元阳之效;当归补血养肝。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之功。
按此分型,是为了辨证治疗的需要,但临证常肾虚、痰浊、瘀血兼见,只是以某一病理变化为主而已。如痰浊为主者,多合以肾虚、血瘀,治疗上以化痰降浊为主,兼以活血补肾。而以肾虚为主者,多兼有痰浊、瘀血。因此,临证应用不可拘泥。
四、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由于动脉硬化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因此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动脉硬化的预防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一、饮食注意事项
1、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蜇、淡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碘、铁、钙、硒、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大脑营养剂、血液稀释剂,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2、每日摄盐量控限于5克以内,不食或少食甜食,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多食粗粮黑面包、糙米以及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桃子、梨、苹果(最好带皮),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在不提高血液胆固醇的情况下,供给人所需要的全部热量。
3、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小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可吃些苹果、生胡萝卜、饼干或其他不提供脂肪含量的食品。
4、不吸烟并防被动吸烟:烟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导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并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5、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依个体条件进行跳绳、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
6、释放压抑或紧张情绪: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减少。放松身心,莫让重重心事缠身束脑。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趋缓,是心脏自我保护措施。
二、预防动脉硬化的常见食物
玉米、燕麦、大豆、甘薯、洋葱、大蒜、生姜、茄子、胡萝卜、韭莱、芹菜、山楂、茶叶、菇类、藻类、牛奶、海鱼、蜜桔。
三、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中药
绞股蓝、首乌、桑寄生、葛根、桑白皮、黄连、钩藤、天麻、红花、野菊花、当归、白术、灵芝、三七、决明子、茵陈、山绿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