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红点千万不要大意 有可能是草莓状血管瘤_米粒大小“小红点”竟成肿瘤
2016-11-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慕青
一、米粒大小“小红点”竟成肿瘤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以为然的小病,因为不及时治疗,以致引起严重后果。在医院血管瘤科的门诊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小患者,出生时就发现皮肤上有米粒大小的“小红点”。
家人任由发展,未采取任何治疗,时间长了,小红点不仅没有消褪,反而长成了一个草莓状大小的红色肿块,其实这属于草莓状血管瘤(真性毛细血管瘤)。
小红点不仅没有消褪,反而长成了一个草莓状大小的红色肿块
等到瘤体已经发展成小草莓形状的时候再来医院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没办法采取保守治疗,达到尽早消退且美观的效果。
等到瘤体发展到像小草莓的时候(凸起很厚),只能是采取手术切除,对于患儿来说会有风险,且术后切口易形成瘢痕,影响日后的美观。所以平时一定在出现小红点,且发现有增大趋势的时候就及时就医。
草莓状血管瘤(真性毛细血管瘤)其临床表现为红色斑块或肿块,一般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一岁以内为生长期,在生长期内病变的增长速度与其年龄大小成反比,随着瘤体的增长增大可能会出现出血、溃烂、感染、毁容等并发症。
血管瘤科采取瘤体局部尿素注射的保守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控制瘤体生长,促进其早日消褪,避免手术切除带来的风险及达到美容效果。
肿瘤中的伪君子,草莓状血管瘤
在肿瘤家族中,有的恶名在外,有的则少为人知,比如“草莓状血管瘤”。比起肺癌、肝癌、胃癌等让人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草莓状血管瘤则显得“低调”许多。不少人往往不会注意到病情的变化,因为病发的迹象十分隐匿。
二、草莓状血管瘤的致病原因
虽然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很高,但像很多人类暂时还无法完全了解的疾病一样,草莓状血管瘤的致病原因也还是一个亟待完全*的谜团。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一、激素刺激学说
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第二、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血管瘤。
第三、其它原因
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三、草莓状血管瘤的健康隐患
一、影响美观
体表草莓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表面各部位,以颌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多为常见,因其颜色多为红、黑、青且形状不规则有的外凸,有的曲张,有的曲折等,严肃影响美丽,对患者身心构成庞大损伤。
二、具有遗传倾向
当然构成血管瘤的缘由可以许多,而且还没能完全判定有哪些因素构成,但有许多学者都一起认为有些血管瘤具有遗传倾向,这就会使有些血管瘤患者把病患直接遗传下一代,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损坏周围的组织,引起变形,影响器官功能
生长在一些人体器官部位的毛细血管瘤,由于它们会损坏器官细胞组织,假若比拟严肃会惹起器官变形,影响器官功用,甚至使器官功用丢失致使危及生命。
据悉,草莓状血管瘤本身确实不痛不痒,早期也不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等,甚至有的到了成年后,也还不痛不痒,只是对美观有一定影响,以往医疗条件有限,血管瘤只是尚未普及。
认为血管瘤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不用做任何处理措施,确实有这样的误解。而事实上,虽然早期草莓状血管瘤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断的发展,除了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甚至改变一生的命运,所以,患者还需尽早治疗。
四、身上起小红点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身上起小红点一般症状可能是由于昆虫叮咬,毛囊角化症,皮肤过敏,湿疹,荨麻疹或者由于缺乏维生素引起现象,大多数病例表明是皮肤过敏引起的,大家不要太过惊慌,没有下面是一些身上起小红点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昆虫叮咬
许多昆虫可以作为吸入性变应原引起机体过敏症状,如蟑螂、飞蛾、蝴蝶、蟋蟀、蝗虫、甲虫、蝇类等均有过敏报道。尤其是蟑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昆虫致敏原。
昆虫过敏多是由膜翅类昆虫蜇咬所致,正常人体被蜇咬后,局部出现红肿,身上起小红点,但很快消失,而过敏患者在蜇咬局部可出现大面积的局部反应,有些还会出现全身反应。
毛囊角化症
毛囊角化症又名Darier病。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有人报道在122例患者中,99例有家族史,另外还有孪生患者的报道。
这些都表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已经证明本病与肌浆/内质网钙离子ATP酶的结构与 功能异常有关,为ATF2A2基因突变所致。
本病的原发损害为油腻结痂性角化小丘疹,常沿毛囊分布,互相融合,形成肥厚性蕈样斑片。从而身上起小红点。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的原因很多,有因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空气,有因天花粉、粉尘,有因食物如牛奶、土豆等。其临床表现,有的如麻疹,有的 现水肿,另有哮喘、全身奇痒、皮下出血、身上起小红点、心慌、肾衰等。
中药的土茯苓、萆藓、夜交藤、合欢皮、丹皮等有效,治疗一切过敏, 均口了选作标药。
此外,针灸与拔火罐效果亦好,可选肺俞、身柱、中府、厥阴俞等。值得注意的是,拔火罐不宜超过半小时,以免灼伤皮肤。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病变。急性湿疹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及四肢关节屈侧皮肤皱褶处。临床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及渗出、瘙痒,糜烂、结痂、落屑等为特征。由于皮肤剧痒,搔抓引起糜烂、渗液、结痂等继发性损害。
有时皮疹可自行消失不久又可复发。若迁延不愈可转变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此时湿疹渗出液减少,出现浸润肥厚,苔藓样变,痒感明显,色素沉着,经久不愈。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瘙痒型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突然出现风团,发无定处,时隐时现,身上起小红点,剧痒,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其特征。
慢性者可反复发作,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属中医“瘾疹”“风疹块”范畴。适量的补充维生素C,能增强抗过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