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2016-11-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初柔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单亲是孩子惧怕面对的事情,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带有伤害性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单亲的影响是一生的,我们作为外界必须了解他们遇到怎样的情况。

  1、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4、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6、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一、没有安全感,胆小、敏感、消极、自卑的心理。一直以来,父母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父亲,在孩子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而母亲则是他们生活中和心灵上最最亲密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变得很敏感,特别是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就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此时他们的内心会想,如果我要有父亲(或母亲)在身边,一定会比现在更强大,这种想法自然而然的就激发了他们内心对父母的怨恨。用一个群友自己的话说,她是从离婚家庭里出来的,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于是妈妈就把她当作宝贝一样,看得紧紧的,她们娘俩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反复几次地查看门窗、电源、煤气开关…反复、反复、害怕…现在渐渐的也成了她的习惯,大学宿舍的同学都说她有强迫症。当然,现在她 2 大了,可以理解一些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了,可是仍然挥之不去她的害怕,她几乎什么都害怕,怕门窗不锁进来坏人,怕*学,怕男人,怕别人说什么,更难过于别人提起关于父亲的话题。妈妈经常告诉她要自立自强,可是她自立了也自强了,却强烈感到那个“强”下面是一个空虚的沟壑,只要有人轻轻一点,这个“强”就会轰然坍塌。在别人眼里她已经很优秀了,可她自己知道,她不是一个正常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这个阴影无时无刻不在啃噬她的内心。不过才二十几岁的年纪,她却说她活得很累,要处处表现好,处处想高于人,因为她总莫名其妙地想证明自己是最好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使自己能在长期遭受的异样目光下扬眉吐气。

  二、极端、暴戾、孤僻、叛逆。因为父母离婚而不理解父母和憎恨父母的孩子很多。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痛苦的,在憎恨父母的同时,内心又是那么地渴望父爱和母爱。因此父母离婚的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得要干出一些极端的、出格的事情来,好引起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一个求助者就曾经和我谈到了这个心理,他说从小到大只要看见别人一家三口的温馨场景,就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自私的离婚行为,因而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特想干出点儿惊天动地的事情,甚至总想着自己干出犯罪的事情才好呢,好让他的父母为他们当初自私的离婚行为内疚一辈子。

  三、容易撒谎、分裂人格。因为离婚,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都希望自己能够补偿孩子一些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东西,离了婚也尽量在孩子面前和平相处。于是孩子对父母都亲、都很依赖,可是分离时却必须做出取舍,因为他们想尽办法也不能把父母都拉在自己身边。由于父母离婚的孩子很早熟也很敏感,他们能洞察到对妈妈不能说爸爸好,对爸爸不能说妈妈好。有时不能告诉爸爸,妈妈的生活真相。有时不能告诉妈妈,爸爸的新动态。孩子就这样每天都生活在察言观色和各种矛盾之中,纠结于父母之间的敏感关系之中,渐渐的就习惯于撒谎、隐瞒、伪装自己,人前是一个样子,人后又是另一个样子,形成分裂的人格。

  四、厌世、嫉妒、敌对。父母离婚会使孩子产生消极心理,觉得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婚姻就是这个样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婚姻中遇到困难也往往不去做出积极的努力,放任自流的逃避着自己的责任。遇到感情问题,他们大多会用爱情是昙花,男人不可信,女人靠不住等等厌世的心理去面对,更有甚者长大之后喜欢追求各种情感刺激,对偷情、*等畸形的情感产生极深的依赖心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别人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甚至不愿看见别人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场面,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很难包容周围的人,因为没有爱的安全感,使他们不善于与周围人进行情感交流,常常偏激的把他人的过错放大化,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对于和他人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更严重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以至于他们经常很孤立,很难与人和谐相处。

  五、对婚姻没有清晰的概念,婚后难以适应家庭生活。这是离婚家庭出来孩子长大以后的最大苦恼。由于对婚姻缺乏清晰的概念,不善于包容别人的他们对另一半有着过于完美的要求,这常常使他们取舍不定,很难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婚姻伴侣,即便找到了婚姻的伴侣,进入了婚姻,也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因为一旦进入了婚姻,既需要维系两个人的关系,同时也需要维系两个大家庭的关系。面对婚后变得复杂的家庭关系,离婚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采用适得其反的方法把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使自己的婚姻也陷入危机。这是因为他们没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学习和掌握到父母处理各种家庭关系的方法,所以当他们自己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之时,很难胜任自己的家庭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一个孩子的婚姻概念从哪里来?不就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模仿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嘛!

  六、单亲一方和孩子之间相互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单亲家庭里的孩子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亲人,不能再失去一个。其实单亲的爸爸或妈妈也一样,已经失去了一个不能再失去另一个了,于是他们彼此依赖,相依为命。等到了孩子上学工作离开家的时候,这个单亲会非常地难受痛苦和孤独。甚至等到这个孩子到了婚姻的门槛时候,这个单亲往往要阻挠或着干预孩子的感情和生活,张口就是为了孩子好,自己把孩子带大如何不容易,与孩子稍有分歧就认为子女不孝,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有的还在子女成家有了另一半的关爱后觉得失落,争抢照顾子女的衣食住行,想通过这种方式继续保持子女对自己的强烈依赖。实际上呢,这些单亲是接受不了子女由依赖自己转为对婚姻中另一半的依赖。而子女长大成家离开父母,与另一半相互依赖共度余生,于情于理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因为生活背景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日常生活中产生意见分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应该一直让自己处于领导者和决策者的重要地位,子女的意见和想法也同样需要父母去尊重。而单亲一方之所以容易偏激的把这些矛盾扩大化,是因为这个单亲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心有所属,更是这个单亲割舍不了长期以来自己和孩子心在一起的捆绑。这种不舍是单亲父母最大的心结,好多案例显示了这个心结不仅带给了他们自己,也带给了他们身边的人极深的生活困扰。

三、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母的离异的反应

  面我们来谈谈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母的离异有着怎样不同的思想压力和反应。

  一、1至2岁。1至2岁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爱抚、安慰和关怀,而且还必须来自他最亲密、最习惯的人。这种规律和模式一旦被打破,孩子的情绪就很容易陷入低谷,会焦虑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改变吃、睡规律。别瞧他们小,可是他对父母分离却相当敏感。

  二、3至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需要始终如一的关心,但随着记忆力的增强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会越来越自信。面对父母离婚的压力,孩子常常表现得很担忧,害怕分离。在行为上也会出现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还会时不时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总之,很多行为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

  三、6至8岁。6至8岁的孩子需要单独和爸爸或妈妈在一起,而且喜欢不断确认父母是否还爱他。此时,父母角色的平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孩子希望父母陪他的时间一样多,关爱也一样多。此时,孩子最大的幻想便是使你们重归于好,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例如单独和你谈,为你们创造碰面的机会等等。另外,孩子内心中的不快还可能会通过发脾气、吵嘴、打架等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变得性格孤僻、自卑,与其它同学无法正常交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

  四、9至14岁。此时,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因而不需要父母老是陪着自己。他对也父母有了好恶之分,甚至会选择一个生活。这时的孩子容易出现思想偏激、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

  五、15至18岁。这个时期,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躁动、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而又固执已见是其共同特点,同时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其以后一生的职业、性格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时期,所有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注和辅导,尤其是离异子女,更是如此。由于多数孩子对父母离婚不能理解,排斥大人的说教,而父母又是抱着惭愧的心情对孩子溺爱有加,这导致许多离异子女缺乏管教,任性妄为。有的男孩很早就学会逃学、吸烟、赌博,上网聊天,甚至跟街头小混打得火热,染上不良习惯,严重者会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异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父母离婚的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又很难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有的开始早恋,有的甚至偷食禁果,这不仅对学习,对孩子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对于父母离婚的孩子,上述问题仅仅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此之外,因为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还存在着诸多这样那样的严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值得准备离婚,或者已经离婚的父母去慎重思考,而且也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离婚,孩子,每当看到这样的字眼我的心总是很堵很堵,我的耳边总是想到那小女孩儿的哭声。“老师,我不是不想写,不是给你搞破坏,是因为我没有妈妈了,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好想我妈妈呀…

四、如何引导单亲家庭子女

  对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1)给孩子充分的爱抚

  有些家庭解体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另一方来看望孩子。有些父母还告诉孩子:“是你爸爸不要你了,他走了。”或“是你妈妈不要你了,她走了。”这些做法不但剥夺了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以致爱的权利,而且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有位母亲离婚后把自己的仇恨转嫁给孩子,从小教育女儿,男人不是好东西,离他们远点。结果这个女孩从小到大不敢和男性接触,恨男人,厌恶男人,最后导致性变态。母亲自私的感情,毁掉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负起对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爱抚中健康成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并不改变对他的爱。无论父亲或母亲是否和他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着要甩掉他,不爱他。

  2)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竞争的牺牲品

  有些父母离婚后都想要孩子,于是,双方争着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以讨孩子的欢心。有的父母相反,谁都认为孩子是负担。无论是哪种,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学会了控制父母,利用父亲的力量去控制母亲,利用母亲的力量去控制父亲,变得自私、虚伪、爱说谎。父母在离婚后,仍应注意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贯性。并用挚诚的爱心赢得孩子的尊敬与回报,而不应让孩子成为彼此竞争的牺牲品。

  3)不要让孩子充当丈夫或妻子替代角色

  离婚后的父母,往往感情上孤独、寂寞,容易把孩子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同时也希望孩子能陪伴自己,慰藉自己。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对父母不健康的依赖性,无法独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依赖也越来越重,使孩子感到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超越了孩子能力所承担的程度,扮演了替代爸爸、妈妈的角色,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