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内火旺有什么表现 如何应对内火旺

2016-11-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慕青

一、内火旺症状

  秋夏的时候,人易上火,导致内火很旺,不仅仅是来自天气的原因,也是来自身体的原因。而常常内火旺会把一些症状表现在人体外部。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内火旺的外部症状是什么样。

  内火旺,会时常感觉自己的口腔内有异味,就是常说的臭味。如果你偶尔有这种症状的话,不用担心,可是口腔异味持续的时间过长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内火太旺了。

  内火旺,也会导致自己感觉缺水,就是会觉得口干舌燥,嘴唇也会干燥。这个时候,就要记得,外出要带水,不易多饮饮料。

  内火旺,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有可能内毒外攻,出现在嘴唇旁边有一些小泡泡,如果嘴唇旁边起了小泡泡的话,不要动它,让它自然地好起来。要记得,这个时候,要多用饮食来进行调理。

  内火旺,也会体现在大便上。如果你感觉你最近一段时间大便干燥,而且上厕所异常困难的话,那就有可能有内火旺的症状。记得,要吃一些软化性的食物,然后多饮水,以饮食来调理。

  内火旺,有时候,内火旺的人,也会在额头上起一些痘痘,或者是下巴处也会起一些痘痘,这些痘痘没有必要去挤,让自然好就可以了。

  内火旺,有些人的鼻子头那里,也会起大红包,用手一按会很疼,但又不是粉刺。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弄破它,以免留下疤,最好就是饮食调理后,自然会消肿。

二、内火旺怎么调理呢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等,它是过多的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所引起。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生各种症状。另外,我们在情志疾病中提到的各种过度的情绪活动也是导致“实火(热)”产生的一个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言。

  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三、常备三丸调内热

  舌苔厚、大便干、肚子胀、食欲不好、经常嗓子红肿发炎,或是感冒发烧,这种表现的孩子属于食积内热体质,家长可在家中备三样中成药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儿丸进行调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任献青博士说,适量服用这类消积导滞药,可以通过促消化提高免疫力,防止内热的发生。

  对于食积有内热,大便偏干,容易嗓子发炎的孩子,主张吃保和丸调理。保和丸里除了山楂、神曲、麦芽,还有清热的连翘,通便治腹胀的莱菔子。中医认为,“胃以通为和”,大便通畅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太平了。保和丸因以消积和胃见长,故而得名。

  保和丸3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服用。两岁以内的孩子可用鸡内金。方法是,焙干研面后,用水或奶冲服,也有消积食健脾胃的作用。

  有的孩子大便干燥如羊屎,两三天还没一次,肚皮热、手心热、容易上火,属于内火偏大,这时用保和丸很难见效,建议选择肥儿丸。肥儿丸里有麦芽、神曲,还有清热的胡黄连,消积导滞的槟榔、使君子,通便效果较强。

  肥儿丸不可连续用,服用后见到大便变稀,就要停药。常吃容易形成依赖性。任献青说,解决孩子便秘问题,关键是调理饮食。还可食疗,冬天用白萝卜三片,梨两片,一块儿煮水吃。夏天用芦根煎水当茶饮。 任献青博士最后提醒,上述中成药的处方固定,对于食积时间较长,症状较重的孩子,如果服用效果不明显,应该找医生辨证施治。

四、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