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感冒怎么办 缓解呕吐什么方法
2016-12-0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凡梅
一、幼儿感冒后呕吐怎么办
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 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予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 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 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4.发热护理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5.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若 痰液粘稠可适当提高病室湿度,室内温度宜维持在60%左右,以湿化空气,稀释分泌物, 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对于咳嗽无力的患儿,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 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响呼吸时,要用吸引器,及 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咳喘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
6.健康教育加强营养,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 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要 让小孩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 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二、感冒后怎么去退烧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三、什么食物缓解呕吐
用温开水是呕吐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当呕吐完毕后,应当及时含上一口温开水漱漱口,然后可缓缓饮用适量的温开水。因为机体在呕吐过程中可伴随有大量的液体流失,体质较弱的人群或者婴幼儿极易出现机体缺少的症状,应当及时通过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避免机体缺少。
饮水姜汁
中医认为姜汁可以温胃止呕,历来是治疗呕吐的圣药。呕吐后可取鲜姜榨汁后用温开水调服,这样不仅能够温中、暖胃、止呕,及时缓解呕吐所带来的胃部不适,并且其祛风散寒的特性尤其适合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呕吐症状。
姜汁紫苏粥
材料:紫苏叶10克,姜片3片,粳米100克。
做法:将紫苏叶洗净后同姜片、粳米一起用清水熬制成粥适宜于呕吐后食用。可以宽中行气,能够有效缓解呕吐症状。并且紫苏和生姜都能解鱼蟹等食物中毒,因此更为适宜于鱼蟹中毒所引起的呕吐的不适。
紫苏粥盐糖水
部分女性在妊娠期间可发生严重的妊娠反应,往往呕吐频繁。在这这种情况下可在喝水时加入适量的糖和盐,以防止过度呕吐造成机体钠钾缺失。
四、孕妇吃什么食物好呢
1、甘蔗汁
做法:将甘蔗绞汁,加生姜汁少许,作茶饮。
2、梅干菜瘦猪肉
做法:梅干菜15克,榨菜15克,瘦猪肉丝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共煮汤服。
3、梨丁香
做法:梨1只,丁香15枚,梨去核放入丁香,密闭蒸熟,去丁香食梨。
4、柿蒂灶心土
做法:柿蒂15克,灶心土30克,水煎滤汁,调白糖服食。
5、生扁豆粉
做法:将生扁豆75克晒成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米汤送服。
6、生姜橘皮
做法:生姜10克,橘皮10克,加红糖调味,煮成糖水作茶饮。
7、姜汁牛奶
做法:鲜牛奶200毫升,生姜汁10毫升,白糖适量。煮沸后温服。
8、鲫鱼糯米粥
做法:鲫鱼1条,糯米60克,生姜3片。共煮粥服食。
9、芦根生姜汤
做法:芦根30克,生姜15克。水煎分次服。
10、芦根竹茹茶
做法:芦根50克,竹茹30克。水煎汤取汁,加蜜糖适量。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