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列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前列腺炎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2016-12-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凡蕾
一、关于前列腺炎的病因
1、感染因素:
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尚有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
2、化学因素: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和致病原目前尚不清楚,致病菌有可能是无法确定的致病微生物,近年临床研究发现衣原体和支原体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或者它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有人推测可能是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
3、免疫因素:
关于前列腺炎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通过研究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发现抗体包被细菌,以及抗前列腺抗体的存在,最近应用动物模型成功模拟前列腺炎是一个自体免疫反应的过程,令人鼓舞的是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产物提供了最初的抗原刺激,引起随后的免疫反应过程。
二、关于前列腺炎的检查
1、直肠指诊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地柔软,有轻度压痛,患病时间较长的,前列腺会变小,变硬,质地不均匀,有小硬结,同时应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前列腺液,做一个常规检查。
2、前列腺液检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在显微镜高倍视野中超过10个,卵磷脂小体减少,可诊断为前列腺炎,如果同时作细菌培养,可以对慢性前列腺炎做出明确诊断和分类,如前列腺炎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则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之,则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3、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楚,紊乱,可以提示前列腺炎。
4、尿动力学检查:主要表现有尿流率下降,膀胱颈-尿道外括肌不完全松弛,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增高等。
除临床表现外,直肠指诊可触及肿胀,饱满的前列腺,压痛明显,有脓肿形成时,两侧腺叶不对称,可能有局限性波动,急性期切忌前列腺按摩,防止感染向附睾,睾丸扩散,或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尿道分泌物可涂片染色镜检和做细菌培养,尿液镜检常见较多红细胞或成堆脓细胞,三杯试验的第1杯尿微混,镜检可见白细胞,第2杯尿色清,无白细胞,第3杯尿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
三、关于前列腺炎的诊断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2)脓肾: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经直肠B超,CT检查可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前列腺癌:晚期也表现为排尿不适,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可有结节;血清PSA明显升高,经直肠B超可见前列腺内有不均质光团,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
(2)前列腺结核: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不规则的结节,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无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四、关于前列腺炎的治疗
1.抗菌治疗
前列腺液培养发现致病病原体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细菌感染征象,经一般疗法治疗无效,亦可适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注意前列腺腺泡与微循环间存在由类脂膜构成的前列腺-血屏障,妨碍了水溶性抗生素通过,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当有前列腺结石存在时,结石可成为细菌的庇护体。上述诸因素构成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上的困难,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容易复发。
2.消炎、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改善症状,一般使用消炎痛内服或栓剂,中药使用消炎、清热、解毒、软坚药物亦收到一定效果。别嘌醇能降低全身及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理论上它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还可清除活性氧成分,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不失为可选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3.物理治疗
前列腺按摩可排空前列腺管内浓缩的分泌物以及引流腺体梗阻区域的感染灶,因此对顽固病例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每3~7天做前列腺按摩。多种物理因子被用作前列腺理疗,如微波、射频、超短波、中波和热水坐浴,对松弛前列腺、后尿道平滑肌及盆底肌肉,加强抗菌疗效和缓解疼痛症状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