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艾滋病潜伏期和窗口期的区别,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艾滋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内容

2016-12-04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如松

一、艾滋病潜伏期和窗口期的区别

  一、艾滋病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从患者感染HIV到形成抗体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感染HIV -1后产生血清抗体的平均时间为45天或更短。通过输血感染者出现血清抗体阳性的时间2~8周,性交感染者出现血清抗体阳性时间2~3周。窗口期内患者也具有感染性。

  艾滋病窗口期症状

  滋病的窗口期大约是2-6周,在此期内露出一些急性前期艾滋病窗口期症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类似。有高危行为的人若在此艾滋病窗口期内出现以下症状可高度猜疑感染了艾滋病,如持续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

  二、艾滋病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起,至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儿童平均12个月,成人平均29个月,个别患者可超过5年,最长达14.2年,最短仅6天(输入血液制品而感染的急性病例)。潜伏期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艾滋病潜伏期症状

  艾滋病的潜伏期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艾滋病感染者,经过艾滋病窗口期、或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后,会进入艾滋病的潜伏期,在潜伏期里面,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艾滋病的潜伏期时间是因人而异的,艾滋病,不等于绝症,如果病情控制得好,生活中注重防机会感染,有的人可以正常生活20年以上,甚至更长。

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三、艾滋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内容

  一、检查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3.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二、诊断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四、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