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过敏体质调理的方法 过敏体质的宝宝吃水果的禁忌

2016-12-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书蕾

一、过敏体质的情况如何改善

  改变过敏体质
  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采用脱敏治疗法,可有助改变过敏体质。医生在这种疗法中要用化学方法改变患者血清,使其稀释。向皮下注射改变了的致敏原和乳类、花粉等物质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致敏原的浓度,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使过敏者体内产生对过敏物质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过敏。
  日常饮食要均衡
  过敏体质的人应该注意饮食,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要少吃甜食,这些食物也许会加重过敏症状,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加强机体免疫能力,椰菜和柑橘可抵抗过敏症,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多吃热量高的食物,绝对不能吃冰冷的食物。过敏体质者最好每天喝些豆浆。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洗脸、刷牙要用热水,经常换洗衣物。经常引起皮肤过敏的枕头、传单、被褥等要经常清洗且晾晒。不要处在花粉浓度高以及刷油漆的地方。要从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过敏原。
  锻炼身体 增强抵抗力
  有规律的适当的做些运动,放松身心,再配合药膳饮食来增强免疫力,对改善过敏体质有显著效果。

二、宝宝过敏体质不能吃什么水果

  1芒果
  芒果甜香滑腻,是许多宝宝爱吃的水果,但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质等刺激性物质,很多宝宝吃完芒果以后会出现芒果疹,芒果疹在水果过敏中是发生率最高的。
  芒果疹的主要症状是口唇、双侧口角、上下颌及面颊部出现红斑、皮疹、小水疱、脱皮、皮肤瘙痒、口舌麻木等症状。一旦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后,应立即停止宝宝食用芒果,将宝宝的手、脸用清水洗净,及时看医生。
  2猕猴桃
  猕猴桃含多种维生素,利于宝宝生长发育,但猕猴桃里的果酸容易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特别是一些有牛奶、海鲜过敏史的宝宝不宜多吃。
  宝宝对猕猴桃过敏会出现:嗓子疼、嘴唇四周痒、痛,双唇变红等症状。如果宝宝吃猕猴桃后出现过敏症状,除停止食用外,还要多喝水,症状就会缓解。
  3菠萝
  菠萝含有致敏性物质,如甙类,羟色胺和菠萝蛋白酶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等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宝宝一旦过敏会出现:腹泻,皮肤瘙痒、红肿,四肢及口舌发麻,荨麻疹等症状。此时,妈妈们应立即停止进食菠萝,洗净手部和脸部并及时就医。
  4香蕉
  宝宝由于胃肠道粘膜的保护功能还不完全成熟,免疫功能比较脆弱,吃了香蕉以后,蛋白质进入体内,就可能会导致宝宝发生食物过敏现象。比如出现荨麻疹、嘴巴肿胀、或引起湿疹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立即看医生。

三、过敏性体质和湿疹患者如何调理饮食呢

  1、湿疹在饮食上面更加应该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2、湿疹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绍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3、湿疹的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黄瓜、莴笋等,少食鱼、虾、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4、患病后,湿疹的饮食应忌辣椒、毛笋、虾、蟹、糯米、肉、葱、蒜、胡椒、蘑菇、蚕豆、咖喱、咖啡、烟、酒、可可、海腥等。少吃荤菜。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过敏性体质的调理方法,过敏性体质因为体质的特性,在日常中要注意饮食,通过这些方法进行长久调理

四、过敏体质的孩子是否要忌口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要忌口。否则,吃了某些含有过敏原的食物后,会诱发哮喘、咳嗽(过敏性气管炎)等疾病。
  过敏,是指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愈高,愈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荤腥类食物比蔬菜容易诱发该病。同样是肉类,鸡比鸭容易引起过敏(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鸭肉中高),在水产品中,有壳的食物(如虾)比无壳的食物(如鱼)容易引起过敏。食物的种子(如西瓜子、南瓜子)比该食物(西瓜、南瓜)容易引起过敏,因为,植物生命的延续靠种子,它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
  食物过敏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固定型,另一类是非固定型,固定型指每次吃某些食物后就易发病,或使原有的症状加重,如有的孩子吃虾、蟹后易发病。非固定型比较复杂,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过敏性食物和过敏性食物相加,假如对鸡蛋、蕃茄、牛肉、马铃薯都有轻、中度过敏,单独吃其中的一种食物,并不发病,如果两种和两种以上食物一起吃,就会发病(如蕃茄炒鸡蛋、马铃薯烧牛肉)。(二)过敏性食物和过敏性吸入物相加:如扁豆、茄子,民间有立秋后吃这类食物容易发病之说。立秋季节前后至寒流来临前,是某些秋季植物(如秋蒿、豚草)大量开花、授粉时间,如果对上述两种食物和这些花粉都呈轻、中度过敏,秋后吃扁豆、茄子就易诱发过敏性疾病。
  在上述两种类型中,固定型约占5%,非固定型约占95%,由于后者多变化,常使家长(甚至专科专师)感到困惑,到底哪些食物要忌口?一般可采用以下二种方法:
  1.做食物过敏原测试,可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做食物日记,将每日三餐所吃的各种食物(包括点心、零食)、饮料等按顺序记录,进食的时间、烧菜时所加的调味品(如味精、糖等)都要记下来。如果某日突然发病或症状加重,排队感冒,吸入较多量粉尘等因素外,应考虑和发病前12小时内所吃的某种食物有关。经过几次发病后,可以从食物日记中推算出可能和孩子的有关发病食物,今后,这类食物就应少吃或不吃。
  家长要观察该食物在孩子食后12小时内有无症状,如果连续次均未发生原有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喷嚏、咳嗽、荨麻疹等),就不必忌口了。
  食物过敏主要发生在4岁以前。随孩子年龄增大,肠道通透性逐渐降低,食物过敏原不易透过肠壁主血液循环,对原来过敏的食物可能不会再过敏。
  引起孩子过敏的食物,往往是孩子喜欢吃、经常吃的食物,孩子不喜欢吃、很少吃的食物,一般很少引起过敏,因此,生活中应重视饮食均衡,不偏食,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