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平常必知的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小常识大全,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必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2016-12-24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雨寒

一、平常必知的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烦恼

  心理烦恼是指有重大或者持久的心理刺激因素,或伴有不良教育及文化背景,导致出现暂时的情绪烦恼,但是自己可以识别、调节,身边人可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完全能够理解并提供有效帮助。一般不会持续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种超出正常的情绪烦恼如天灾人祸、生离死别等等,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就不会出现情绪烦恼。这种明显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烦恼治疗效果好,损害完全可逆,一般在一周以内缓解。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形成持续的心理问题,这种类型是心理咨询的最佳选择,一般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需要也是短期的,当然如果当事人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一定需要专业帮助。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个性偏差,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诱发,出现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必须需要旁人或者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也许能发现但是发现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处于相同的环境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也许不会马上出问题,但以后仍然可能出现。在局部轻度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中枢神经系统或许功能性异常、治疗效果较好,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在半年以内缓解,也有可能长期遗留少许症状,这种类型是心理治疗的主要选择,如果配合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手段。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有明显的个性偏差,伴随一些轻度的心理刺激因素,出现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因此主动求助,普通人难以提供帮助,一般需要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经常可以发现异样但是难以理解,正常人在相同处境下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当事人也会出现情绪烦恼。部分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一般不影响其他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障碍,治疗效果尚可,部分损害有可能不可逆,但是程度较轻,这种类型可以叫神经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指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出现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障碍,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影响严重、广泛而持久,一般病人自己无法识别和调节,也拒绝治疗,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且会影响他人。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这种异常,但是非专业的帮助可能无效甚至是有害的。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和遗传变异、神经生化以及脑结构异常等关系密切。在社会干预下治疗效果尚可,损害基本上是不可逆的,需要长期治疗和社会监护,药物治疗是主要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在康复期是有效的,这种类型一般叫精神病。


二、心理健康小常识大全

  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

  和她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她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她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她们分享。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着名的墨菲定理。

  深夜来临的时候,是一个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思念最疯狂的时候

  当你牵挂一个人时,你就会想他是不是也在牵挂你。由于喜欢才牵挂,由于牵挂而忧伤。实在一个人并不孤单,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孤单。

  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本文来自于阳光大学生网]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


三、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一、社会技巧、情绪管理、自信心提升

  孩子自信心不足,不敢接受新挑战,与人交往胆怯退缩;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冲动难控制;急于求成,不能承受挫折困难;喜欢与人比较,同伴相处容易发生冲突;当孩子出现以上表现怎么办?健知教育社交情绪管理课程从自信心培养、情绪管理和社交技巧三方面,通过认知调整、情绪疏导、艺术表达、故事演绎、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心理干预方式,增强孩子的心理能量,加强情绪控制能力,提高挫折应对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压力管理辅导

  我们的孩子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被评价,被比较,随之出现了来自同伴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父母期待的压力给生活蒙上一层灰色。担忧、自卑、浮躁、松懈等焦虑感莫名而来,导致上课心不在焉,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堪,无端发火,精神萎靡不振等表现。焦虑情绪已经严重干扰了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幸福感。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其实是一种能力,需要修炼。掌控感能从根本上减轻焦虑,重拾自信。健知教育心灵导师通过心理的放松、焦虑的控制、改变不合理信条等方式,锻炼正向思维的乐观大脑,用投入来战胜浮躁,用心流促进高效学习,用激情获得成就。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和认知方式的调整,不仅能让学生重获自信,从容面对各种压力,拥有了受益一生的快乐心态和耐挫能力,在坦途上欣然进取,逆境中挑战挫折,用快乐心态激发潜能,全面提升心理应对能力,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

  三、适应困难与行为障碍干预

  多动冲动、自控力差、情绪障碍,说谎、偷窃、攻击、破坏行为,对立违抗:顶撞师长、抵触学习、严重违反纪律,畏难退缩、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儿童出现上述适应困难或行为问题需通过亲子关系分析、学校处境分析、海豚咨询评估招到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根源,然后通过儿童心理沙盘游戏、游戏治疗、故事治疗、认知观念矫正等儿童心理咨询技法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自我探索、自我整合,在咨询师的引导帮助下自我疗愈,正面积极地客服困难,改善自己的行为。


四、家长必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

  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 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