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想吐怎么回事_不同人群病因不同
2016-12-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范夜山
一、食欲不振想吐怎么回事
一、婴儿食欲不振:
1、疾病所致。比如新生儿鼻腔内分泌物堵塞、口腔溃疡、患鹅口疮、发热、肝炎等,都会影响婴儿的食欲。
2、甜食引起。给孩子多吃甜食也会引起食欲不振。
3、味觉关系。为婴儿添加辅食迟于6个月或早于4个月都不利于婴儿味觉功能的发育完善,甚至会影响孩子终生的食欲。
二、幼儿食欲不振:
1、饭前的剧烈运动,抑制了视丘下的食欲中枢,胃口自然不开,多见于好玩儿童。孩子饮食无定时,给吃零食过多,使食欲中枢长期受到剌激,而后转入抑制状态。
2、因偏食造成某些稀有元素(如锌、铜、铁、钙)缺乏,致使参与机体组织代谢的酵素失去活性,食欲自然不好。
3、家长对孩子活动限制过度。因运动量太少,机体能量消耗量过少,缺乏饥饿感而不想吃。
4、父母对进食量较小的孩子,强迫进食,甚至采取打骂等过激手段,造成心理压抑,食欲反而下降。
5、有些孩子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或肠寄生虫病,而未加以适当治疗处理。
三、成人食欲不振:
1、疲劳或紧张:一般如上班族由于疲劳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暂时性食欲不振,这是属于比较轻微的现象。
2、过食、过饮、运动量不足、慢性便秘,也都是引起食欲不振的因素,但要注意一些潜藏的危机,诸如无缘无故的食欲不振、连续不断的食欲不振等等。
3、精神因素:想要维持身材苗条,不想吃东西,体重因而大幅减轻,因此拒绝进食。
4、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或由于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呕吐。
5、疾病因素:食欲不振通常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胃肠问题,如慢性胃炎、胃迟缓、胃癌,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肝病的初期症状也会引发长期食欲不振。事实上,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根本没有食欲。患者的亲朋好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看出病人对食物的严重排斥。
二、食欲不振如何预防好
1、生活要有规律: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难以始终如一,但不管怎样,在进食上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质,不能因为繁忙而在饮食上马虎从事,饥一顿、饱一顿对人体健康是无益的。合理的饮食制度,可成为机体的条件刺激。坚持定时进餐,到了进餐时间,就会产生食欲,分泌多种消化液,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
2、要注意对食物科学地加工烹调:科学的加工烹调食物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色彩美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造型别致的食物,是人体产生条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从而引起旺盛的食欲,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确的食品加工,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维生素的破坏。
3、就餐时好心情: 就餐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益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4、就餐环境要优美:就餐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餐桌、餐具清洁卫生等,都能促进食欲。
5、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可导致药源性味觉障碍,要合理的用药,可服用具有调理肠胃的中药肠胃调神剂进行治疗。
三、食欲不振怎么办
一、提振孩子食欲方法:
1、人的方面:可在孩子们开始学习吃饭时,养成全家定时用餐的习惯,并且不让孩子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2、事的方面:可加强菜色上的口味及变化,由于夏季懊热,多少会影响大人小孩的食欲,因此烹调方式可以凉拌代替,使口感清爽;或在菜肴中添加水果,例如西红柿、菠萝、芒果等食材,亦有开胃的作用。
3、物的方面:可使用较可爱,或是孩子喜欢、自己挑选的餐具,将会增进孩子们用餐的兴趣。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纠正孩子爱吃零食、喝冰凉饮料的坏习惯,并以身作则,尽量让全家一起享受用餐的乐趣。
二、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四、食欲不振中医辩证疗法
1,感受寒邪
主证:外感寒邪,胃脘痞胀,隐痛,嗳气吐清水,大便溏薄,食少纳差,泛恶欲吐,脘腹胀闷,腹痛肠鸣,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畏寒肢冷,或身目黄而晦暗,舌胖苔薄白,脉紧。
治法:散寒温中,和胃进食。
2,湿浊犯胃
主证:腕中痞闷,身重乏力,思睡昏重,倦怠懒言,口甘黏腻,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芳香化浊。
3,饮食所伤
主证:过食甘肥油腻及醇酒厚味之品,脘腹发胀,纳呆,恶食,嗳气酸腐,呕吐食臭,大便秘结或不畅,厌油腻,恶心欲吐,心烦,全不思食,见食物则恶心,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消食导滞。
4:肝气犯胃
主证:不思饮食,嗳气频作,两胁苦满,胸胁胀闷或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5:湿热内蕴
主证:纳呆,不思饮食,厌恶油腻,脘腹痞闷,或胸胁胀痛,口苦,大便粘腻,泻下不爽,气味臭秽,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或身热不扬,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疼痛,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滑。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