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如何给婴儿洗澡_婴儿洗澡注意事项是什么

2017-01-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邬妙柏

一、如何给婴儿洗澡啊

  先用海绵来沐浴

  在宝宝脐带残端掉落并痊愈的一周后,最好将微温的湿毛巾包着海绵给宝宝沐浴。要经常清洗他稚嫩的脸蛋和小手,每次更换尿布之后要彻底地清洗宝宝的生殖区域。

  再换成澡盆洗澡

  当脐带残端干涸、掉落,并痊愈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给你的新宝宝用澡盆洗澡了。对一个这么小的宝宝,使用厨房的水池或者一个小小的塑料婴儿澡盆,会比用一个标准澡盆更合符情理。

  许多父母对为宝宝洗澡乐此不彼,其实直到婴儿到处爬动并造成混乱之前,每周为宝宝洗澡不必超过一次或两次。刚开始给你的新生宝宝洗澡时,最初可能会发觉自己有点惊慌。先不要让他摆动,然后把他身子弄湿,将肥皂擦在小家伙的身上。事先做点练习,同时给自己一点信心,保持镇静并且继续好好握着他。

  一些婴儿碰到温水会感到非常放松。如果你的宝宝是这种情况,就让他留在温水里。保持浴室的温暖能够帮助婴儿感到愉快。那些从洗澡开始就一直哭的孩子,是因为你把他从澡盆的温水里拿起又放下所造成的。

二、给婴儿洗澡的方法

  ● 把所有必要的洗澡用品拿齐,并把一条毛巾、一块干净的尿布和一套衣服摊开来;

  ● 水盆中最合适的水深为6-9厘米,约32摄氏度左右,温暖但不烫;

  ● 带你的宝宝到浴室并脱下他的衣服(诀窍:如果你的婴儿每次洗澡都哭,首先把尿布留在他的身上,它能在水里给宝宝一种额外的安全感);

  ● 由脚开始,逐渐让你的宝宝滑进澡盆里,使用一只手支撑他的颈部和头部。

  洗澡的时候有规律地倒一满杯洗澡水在他身上,这样不至于让他感到太冷;

  ● 使用温和的肥皂,注意使用不能太频繁,过多使用会使宝宝的皮肤变干燥。用你的手和毛巾前前后后彻底地清洁宝宝的身体。用涂有肥皂的湿毛巾清洁宝宝的头皮。用湿的棉花球(没有肥皂)清洁他的眼睛和脸。如果你宝宝的鼻孔或者眼睛的角落部位有已经干了的粘液在那里,在你擦掉它之前,先湿润几次让它变软。至于宝宝的生殖器,这更是是日常洗护所必须的;

  ● 用水一杯一杯地将你的宝宝彻底冲洗干净,并用一条干净的毛巾由头到脚擦干他。然后用支撑他颈部和头部的一只手以及支持他的底部另外一只手包裹着他的一条腿把他从澡盆中托起(沾水时婴儿的皮肤变得很光滑);

  ● 用BB浴袍包裹你的宝宝并适度地轻轻拍干身上的水。如果他的皮肤出生至今仍在脱皮,你可以在洗澡之后使用一种温和的婴儿洗剂,但这些死皮一般都会自行脱落,并非属于干性皮肤。然后给他换上尿布,并吻一下他香喷喷的头部。

三、婴儿洗澡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呢

  用浴巾裹住宝宝的全身时,可留出脐部,用酒精棉棒从中间向外清洗脐部,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如果脐部发红、出脓液或有难闻的气味,就应该找医生处理。

  通常在皮肤折皱处,可替宝宝抹些爽身粉,使他感到干爽舒适。在宝宝的臀部涂上护肤油,防止尿液刺激皮肤产生尿布疹。

  给宝宝围上尿片,穿上衣服。但宝宝不宜紧紧地裹在“蜡烛包”中,应放松他的手脚,让他自由地活动,这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以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宝宝脸部皮肤干燥,还可以在脸上涂少量的滋润油,使皮肤保持湿润、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护肤油、爽身粉等婴儿用品,只有当宝宝皮肤上没有任何疾病时,才可以适量使用。而且这些油或粉不可直接洒于新生儿皮肤上,要先洒在您的手上,再抹在宝宝身上。

  若肌肤有疹块、红臀等情形时,应保持干燥、按医生嘱咐涂药才是最重要的,这时若用这些油或粉,对宝宝等于是种多余的刺激物,反而有害无益。

四、婴儿洗澡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1.给宝宝做清洗工作以前,妈妈首先要洗干净自己的双手。

  2.新生儿洗澡不必过勤。新生儿排泌的汗液有限,不必每天都洗澡,热天隔天洗一次、冷天隔两天洗一次即可。

  3.为新生儿洗澡时所用的毛巾要纯棉质且柔软,动作要轻柔、有章法,避免伤及新生儿的皮肤和肢体,小心不要让新生儿被水呛到。注意清洁皮肤的皱褶处。

  4.新生儿的皮肤酸碱度为6.5-7.5,偏碱性,不具抵抗细菌的能力。为了不提升新生儿皮肤的碱性,为早产儿及皮肤有破损的新生儿洗澡时,只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擦洗即可。

  5.一般洗澡可在喂奶前30分钟进行,洗澡之前最好先行排便,并在清理好后才能洗。室温需维持在28℃左右。2周以内的新生儿洗澡时,浴水不要浸湿脐部,浴后可用75%的酒精棉签蘸后清洁脐孔,预防脐部感染。

  6.澡盆中先加凉水再加热水,总的水量约占澡盆的一半,水温应维持在38℃~40℃,以避免烫伤或受凉。

  7.洗澡最好在10分钟内完成,否则宝宝会因体力消耗而感到疲倦。另外要防止浴皂水入眼、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