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呢,荨麻疹是如何引起的呢,荨麻疹有哪些类型,荨麻疹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2017-01-0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芷蕾
一、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呢
(1)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找到引起发作荨麻疹的原因,并且加以避免和防范。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
(2)如果是因为药物引起的患者应该停用过敏药物;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应该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3)避免诱发因素 如果是因为天气寒冷而引起的荨麻疹应注意保暖,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5)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比较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该避免持续使用。
(6)免疫抑制剂 如果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时候,还可以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比较高,所以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二、荨麻疹是如何引起的呢
1、吸入物
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会引起荨麻疹。
2、食物
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3、药物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会引起荨麻疹。
4、感染
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荨麻疹,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三、荨麻疹有哪些类型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四、荨麻疹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食物蛋白、防腐剂、调味品、色素添加剂等,其中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类、鸡肉、鸭肉、鹅肉、牛肉、马肉、狗肉、兔肉、竹笋、蒜苗、菠菜、茄子、西红柿、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果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及鸡蛋、牛奶、巧克力、干酪等。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荨麻疹患者均应该少吃。
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因此荨麻疹患者均应该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