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过敏长红点怎么办,是什么原因,注意事项
2017-02-0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绮菱
一、脸部过敏的方法
常用脸部皮肤过敏的治疗方法
1、远离过敏原
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过敏原就可以避免过敏的发生,这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办法,但不是对所有的过敏病人都有用。有的人是一种过敏原过敏,有的人的过敏原可能有几种;有的过敏原是可以避开的,但有的过敏原是很难避开的;而且很多过敏原还是未知的,所以,远离过敏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用。
2、抗组胺治疗
医院常用的治疗过敏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敏克、开瑞坦等等。组胺是过敏介质中主要的一种,清除组胺,使组胺不作用于机体组织确实可起到快速抗过敏的效果。但是过敏介质中除了组胺还有白三烯、5-羟色胺、激汰等过敏介质,抗组胺药物只抗组胺,不抗其它过敏介质,所以对组胺引起的过敏有用,对其它过敏介质引起的过敏作用不大。
抗组胺药物暂时解决了过敏症状,但是过敏发生的基础没有改变,免疫能力仍旧低下,大量自由基的氧化破坏作用仍旧存在,在过敏原刺激下,过敏介质仍在不断释放,所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即使一时好了,还会反复发作。
人的机体有抗药性,长久使用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的作用就慢慢地不明显了,所以过敏病人换一种抗组胺药物都会有一定作用,但时间久了,又得换了,很多病人在盼着新药的出现。
抗组胺药物都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使人嗜睡、疲倦、脑力迟钝。
二、使用激素的危害
使用激素脱敏疗法
激素对过敏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副作用太大,不能常用。代表药:肾上腺素、必可酮、喘乐宁、伯克纳等。该类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使过敏反应从一开始就被阻止。虽然立竿见影,但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全身给药,会造成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因此,只能在病情严重时暂时控制一下病情,常用激素还会严重损伤肝脏、肾脏等内部器官。
运用机体抗药性的原理,如果机体对某种过敏原逐渐适应了,那么这种过敏原就不会再导致机体过敏。一般先确认是何种过敏原导致机体过敏,然后将这种过敏的抗原制剂植入体内,先小剂量,短时间,剂量逐渐增加,时间逐渐拉长,使机体对这种抗原逐渐产生适应性,直到对这种抗原完全适应。
脱敏疗法要求患者的过敏原是相对单一的,过敏原是明确的,而且可以做成制剂的。一般脱敏疗法的治疗时间为2~3年。但对于多种过敏原都可引起过敏的患者此法不适用;对于过敏原不清楚或过敏原无法做成制剂的患者此法也不适用;而且脱敏疗法还会有风险,也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又产生新的过敏原。
三、皮肤过敏有关于环境
对抗环境污染
你知道吗?你正生活在一个充满污染的环境里——室内空气中充满灰尘、化学物质、毛屑和可以致病的微生物,外出时又会遇上风沙、尘埃、花粉等等——你的皮肤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考验。深层清洁皮肤是对抗污染考验的最好办法,每周都要进行。有条件的话,定期到美容院做深层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时间去,教你一个在家里进行皮肤深层清洁的简单方法:
1.清洁 用弱酸性洗面奶清洁皮肤。
2.蒸面 将滚烫的水倒在盆内,脸靠近蒸汽上升处熏蒸,接着再用毛巾将脸包起覆盖约10至15分钟。这样可以使毛孔张开,尤其适合油性肌肤。
3.去角质 涂适量的去死皮产品(包括磨砂膏,去死皮霜等),这样可以清洁肌肤,放松肌肉,有效刺激并改善淋巴和血液的循环。
4.滋润 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面膜非常重要,除了可以进一步清洁更能深度滋润肌肤,补充水分,防止缺水引起的过敏。
过敏新定义
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敏。当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
对抗紫外线
过度的紫外线随时可能引起皮肤灼伤,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可怕的过敏症状。所以在擦上基础保养品之后,一定要再涂防晒品。但某些防晒品的成分也是过敏的因素之一,应该选择一些成分简单的物理防晒品,而且尽量避免直接涂抹在皮表上,这样对皮肤的刺激相对要少。
四、平时的注意事项
脸部皮肤过敏注意事项
1、将面部洗净,是面部保持干净。
2、不要用手去挤红点,以防引起轻度感染。
3、做好面部的消毒处理,一般使用酒精即可。
4、可以口服金银花颗粒,能够对过敏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5、适当锻炼,提高抵抗力,对治疗过敏性疾病有辅助作用。
6、全新3S脱敏粉剂广谱脱敏治疗:全新脱敏粉剂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避免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被氧化破坏,使细胞始终处在稳定的状态,即使在较强过敏原的刺激下,免疫变态反应也不会发生,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不脱颗粒,过敏介质不释放,从而使过敏不再发生。这是目前从根本上解决过敏的好方法。
注意调整饮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 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