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大豆异黄酮的功效_如何通过食疗补充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2017-01-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幻柏

一、大豆异黄酮对女性的好处有哪些

  1、改善经期不适,以及月经量少

  经期不适通常是由雌激素分泌不平衡导致的,通过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保持平衡,从而改善经期不适。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每次行经量过少,或行经时间过短,甚至点滴即净。引起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产后大出血或某些手术出血较多;先天肾气肾精不足;不科学的服用避孕药;人工流产;更年期绝经期到来前等。月经量少要及时进行治疗改善,防止发生月经闭阻,影响生育!大豆异黄酮可以有效补充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有利于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提高新陈代谢和卵巢功能,促进排卵等作用,进而达到恢复月经的目的。

  2、预防早老性痴呆症

  早老性痴呆症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女性多患。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也属于雌激素作用的靶组织,脑内具有记忆功能的海马突触小体含雌激素受体,医学界已证实,雌激素水平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服用大豆异黄酮和真正的雌激素对脑部都是有益的。

  3、美容、延缓衰老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女性皮肤光滑、细腻、柔嫩、富有弹性,焕发青春风采。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激活乳房中的脂肪组织,使游离脂肪定向吸引到乳房,从而达到丰乳的效果。

  研究表明:现代女性出现更年期提前现象,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维持正常水平,推迟绝经期,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二、大豆异黄酮应该怎么吃

  1、大豆异黄酮不要与其他补充雌激素的产品同时服用

  因为大豆异黄酮作用是补充雌激素,而人工合成的化学雌激素的作用是相同的,同时服用的话,量就会比较大,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2、大豆异黄酮服用尽量不要和感冒药、避孕药同时吃

  感冒期间,身体机能比较差,吸收的也不好,服用大豆异黄酮可能还会有不适感觉,所以感冒期间可以暂停服用大豆异黄酮。而避孕药一般都是含有人工合成雌激素成分,也不应在服用大豆异黄酮时吃避孕药。

  3、月经期间可暂停服用大豆异黄酮

  如果月经期间服用大豆异黄酮,可能会导致月经期增长,还可能对月经周期造成一定的影响。

  4、大豆异黄酮服用尽量不要接触烟酒

  吸烟、喝酒都会对卵巢的功能产生影响,不利于分泌雌激素,会加重内分泌失调,所以在摄入大豆异黄酮就不应喝酒、吸烟。

  5、大豆异黄酮服用少吃辛辣的食物

  在服用大豆异黄酮的过程中,不要吃或者少吃辛辣的食物,避免对卵巢造成影响。

三、服用大豆异黄酮的禁忌人群

  大豆异黄酮能够补充女性体内缺失的雌激素,有效延缓衰老,是一种不错的保健物质。但是大豆异黄酮可不能乱吃,它并非适合所有人,而且在摄入大豆异黄酮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不能随便吃一些其他的东西,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患有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人

  一般情况下,过多的雌激素积累在体内,容易致使子宫内膜增生或者患上子宫内膜癌,例如小叶增生、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宫癌等患者都不适宜服用大豆异黄酮。还有胆囊炎患者,急性肝脏疾患,或慢性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疾病所致的水潴留患者等都不适宜用大豆异黄酮。

  2、未成年的女孩

  未成年的女孩正处于发育阶段,子宫、卵巢都未发育成熟,其实是不需要补充大豆异黄酮的,避免大豆异黄酮的不当服用造成性早熟等问题。

  3、备孕女性或孕妇、哺乳期女性

  这类女性都不应服用大豆异黄酮,因为大豆异黄酮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者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造成胎儿和婴儿发育异常等情况。

四、含大豆异黄酮丰富的食物

  1、在膳食中,大豆异黄酮的来源主要是大豆类食品。其他豆类食品虽然也含有大豆异黄酮,但含量较低,难以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2、在大豆食品当中,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浆、豆豉、酸豆乳等,因为它们中的大豆异黄酮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在日常三餐当中,豆浆、豆腐、豆腐干、豆皮、腐竹等豆制品也是贡献较大的大豆异黄酮来源。由于大豆异黄酮属于水溶性物质,故而豆油中几乎不含大豆异黄酮。

  3、发酵豆制品如酱油、腐乳、豆豉、酸豆乳中的大豆异黄酮量不会损失,并且经过发酵后,其生理活性还会有所提高。同时,发酵豆制品中还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活性肽类,因此经常吃发酵豆制品是有益保健的膳食习惯。

  4、如果每天能吃到2两黄大豆的话就可满足一天80~120毫克大豆异黄酮,也就就可达到补充雌激素、缓解或清除更年期综合症症状的作用。

  大豆的吃法很多,女性朋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吃大豆,同时要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更年期,适当的运动、保持乐观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