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护理,口腔癌的预防及并发症,关于罹患口腔癌的原因
2017-02-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代云
一、关于口腔癌的简述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癌以男性多见。口腔癌病例中,以舌活动部癌最常见,其次为颊粘膜癌。 口腔粘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期病变,Silveman等报道257例口腔粘膜白斑病,平均追踪7.2年,45例经活检证实为鳞癌(17.5%),经以往报道的0.13%~6%高,因此不论口腔粘膜白斑病病程多长及其良性表现,均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据国内口腔粘膜白斑防治科研协作组1980年普查报道,中国人白斑患病率为10.47%,虽白斑癌变者甚少约为3%~5%,但舌是白斑的好发部位,白斑癌变的舌癌在舌癌中可占1.6%~23%,Silverman等还指出癌前变除粘膜白斑病外,增生性红斑更危险,其恶变几达白斑病人的4倍,有作者认为红斑实际上已是早期癌,其红色是肿瘤血管生成及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Kramer等报道舌和口底白斑病人,平均随4.3年,癌变占15%,且红白斑变比白斑的高5倍,对红白斑病变取活检应尽可能从红斑区取材,此区阳性率较高。
二、关于罹患口腔癌的原因
长期嗜好烟、酒(25%):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印度Trivandrum癌肿中心1982年治疗234例颊粘膜癌,其中98%有嚼烟叶及烟块史,世界上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的居民,有嚼槟榔或“那斯”的习惯。
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美国Keller资料显示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烟者口腔癌发病率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
口腔卫生差(30%):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营养不良(20%):
有人认为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因为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C缺乏尚无资料证明与口腔癌有关,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量低,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粘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口腔癌是一类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其进入典型的或明显的癌症病变之前,需经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过程,它多见于口腔表浅部位,有利于医生和患者自已直接检查发现,便于早期诊断,及时防治,目前口腔医务界认为:口腔粘膜白斑病,口腔粘膜红斑,扁平苔藓和粘膜下纤维增生应视为口腔癌前病变,其中以口腔粘膜白斑病的患病率最高,癌变的可能性也较大。
(1)异物长期刺激
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2)粘膜白斑与红斑
口腔粘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期病变,Silveman等报道257例口腔粘膜白斑病,平均追踪7.2年,45例经活检证实为鳞癌(17.5%),经以往报道的0.13%~6%高,因此不论口腔粘膜白斑病病程多长及其良性表现,均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据国内口腔粘膜白斑防治科研协作组1980年普查报道,中国人白斑患病率为10.47%,虽白斑癌变者甚少约为3%~5%,但舌是白斑的好发部位,白斑癌变的舌癌在舌癌中可占1.6%~23%,Silverman等还指出癌前变除粘膜白斑病外,增生性红斑更危险,其恶变几达白斑病人的4倍,有作者认为红斑实际上已是早期癌,其红色是肿瘤血管生成及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Kramer等报道舌和口底白斑病人,平均随4.3年,癌变占15%,且红白斑变比白斑的高5倍,对红白斑病变取活检应尽可能从红斑区取材,此区阳性率较高。
(3)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从事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福射可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而导致癌变,无论是r线或X线都有致癌作用,在广东省,由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放射区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性都有所增高。
(4)其它
诸如微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饮,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三、口腔癌的预防及并发症
口腔癌日常预防
注意饮食,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生姜。
健康教育
1、积极参加口腔癌的防癌宣传,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口腔癌的危害性。
2、保证营养,保持口腔卫生。讲究营养的平衡,力戒烟酒,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
3、积极处理和治疗癌前疾病。
4、不讳疾忌医,发现病变应及早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
少数口腔癌可沿神经侵犯,其中以硬腭腺样囊性癌的表现最为突出。硬腭块物虽不大,但已有上唇麻木等上颌神经受侵的症状时,如作CT检查可见翼腭窝扩大、脂肪消失,有时还可见到圆孔扩大、翼板根部破坏。若癌肿沿三叉神经各分支顺行,还可见眶下神经管扩大及眶尖部肿瘤。
四、关于口腔癌的护理相关
对症护理
1、术后给予口腔癌患者流质饮食,约1周后改为半流质。做唇、颊、舌部手术后需鼻饲。
2、口腔癌术后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皮瓣颜色、温度和弹性。如果皮瓣温度降低、呈青紫色并逐渐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
3、从术后第一日起,不能张口或张口困难,可用1.5%双氧水擦拭,生理盐水冲洗,及时用负压吸引抽吸冲洗液,每日4次,防止感染。同时要注意面部伤口用酒精棉球经常擦拭,保证局部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4、及时吸出口、鼻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术后失语,不能主诉不适,需仔细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鼻翼扇动等呼吸道堵塞的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准备好气管切开用物。
5、术后引流接负压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防止出血。行左侧舌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如引流液呈乳康状,应立即通知医生。
一般护理
讲究营养的平衡,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4、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5、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