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症状有哪些_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几点
2017-02-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听露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几点
艾滋病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的一种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有
1、触摸传播:包括同及异之间的触摸。、有着更大的感染危险。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很多的病毒,在活动()时,由于交部位的冲突,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交的危险比阴道交的危险更大。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日子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能够经破损处感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孩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查看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肌肤触摸伤员的血液。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危险行为:
(主要指:
1、不安全的性行为如**、与多个人有性接触、*等;
2、共用不洁针具静脉*;
3、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4、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穿耳针及纹身器具;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分娩等)"而握手,礼节性接吻,共用衣服、手套和鞋袜,共用电话、拥抱、共用马桶和厕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书、笔、纸,共同进餐,共用游泳池
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二、艾滋病初期症状(窗口前)
艾滋病初期症状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为的人如出现以下症状可高度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长期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 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性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在医院、卫生防疫站或其他指定的卫生部门去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确定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一个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存在一个“窗口期”过程。所谓“窗口期”,是指HIV最初进入人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甚至可能到六个月。艾滋病初期症是在急性感染期间表现的症状: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医学上所谓的“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的低烧37.5℃到38℃左右(持续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持续2周或1个月)。
3、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
4、出现发热出汗、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5、同时可伴有红斑样皮疹、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
三、艾滋病的前期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前期症状
艾滋病前期症状是指艾滋发病前表现的症状,因为艾滋病经过潜伏期之后,就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前期症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部分人会有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艾滋病前期症状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
2、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3~4个月)。
3、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等临床表现。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持续3个月以上。
5、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
6、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3个月)。
7、淋巴结肿大多对称发生,触之质地韧、可自由活动,无压痛,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伴有疲劳、发热、全身不适和体重减轻等。
四、艾滋病如何来预防
我们应当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对个人预防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尚须做到:
(1)洁身自爱,,不涉足*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应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应告诉患艾滋病的妇女,不要口对口给婴儿喂食;月经期应特别处理好经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性生活时要采用避孕套,以防感染他人。同时,尽量说服病人不要怀孕,因为怀孕期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后代。
病人的性伴侣、配偶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