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不好按摩什么穴位,按摩五大穴位可治疗,按摩6大穴位,按摩四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2017-02-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以蓝
一、摩五大穴位可治疗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对这五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颈椎病症,经常低头工作的人要时常动动脖子。
二、按摩四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按揉百会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中点处),持续给力,一般压到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也可延长到1分钟。
作用:此穴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2、捏风池穴
按摩方法: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作用: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3、揉肩井穴
按摩方法:肩井穴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作用: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4、揉曲池穴
按摩方法:曲池穴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作用: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三、按摩6大穴位
1、按揉肩井穴
位置:后肩
取穴: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2、按揉曲池穴
位置:肘关节
取穴: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主治: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3、按揉缺盆穴
位置:锁骨上窝
取穴: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方法: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穴中痛,瘰疬。
4、按压天宗穴
位置:肩胛部
取穴:正坐,自然垂臂姿势,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与第四胸椎相平。
方法:在天宗穴或临近部位找压痛最明显点或条索样的筋结。拇指用力按压使患者有明显的酸、胀、麻、痛,或有温热感,同时嘱其颈项左右前后转动,持续按压直至其自诉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时停止。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
主治: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症,气喘。
5、点揉风府、风池穴
位置:颈部后侧
取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就是风池穴。风府穴则位于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方法:在风府穴点揉3分钟后,顺着风府穴向两边旁开2横指的凹陷处即为风池穴,再点揉3分钟。
主治: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中风等。风池穴主治颈部僵硬、肩膀酸痛、偏头痛等、口眼歪斜等。
6、掐揉合谷穴
位置:手掌背部。
取穴:将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处,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当拇指下压处取穴。
方法: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合谷穴,其余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用力掐揉合谷穴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主治: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热病无汗、多汗等。
四、颈椎病的这7大特效穴位
1、祛风解毒、通利官窍——风池穴
【 取穴定位】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散风活络——秉风穴
【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清头明目、通经活络——天牖(yǒu)穴
【 取穴定位】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祛风清热、活络消肿——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清热和营、降逆活络——曲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6、清热解表、通经活络——外关穴
【取穴定位】在手臂的外侧中间,腕关节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前臂半屈,用一手的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外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则按着内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以酸胀感为度。
【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偏头痛、肋间神经痛、上肢关节痛、肘部疼痛等。
7、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合谷穴
【取穴定位】位于手背部,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可以用一手拇指指腹掐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
【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腕关节痛,以及手臂麻木、疼痛,腰扭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