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甲醛中毒怎么办好呢,甲醛中毒的预防方式,甲醛的具体危害说明,甲醛中毒的具体症状
2017-02-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殷凡梅
一、感觉甲醛中毒怎么办好呢
甲醛为较高 毒性的物质,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 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 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1、 现 场处理立即脱离现场,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再使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溅入眼内须立即使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2 、对接触高浓度的甲醛者可给予0.1%淡氨 水吸入;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 ,可以有效地防止喉水肿、肺水肿。
3 、短期内吸入大量的甲醛气体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
4 、 保持呼 吸道通畅 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6 、 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
二、甲醛中毒的预防方式
1、 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因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物理吸附
为了深入探讨汉紫表面物种的作用以及吸附质-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采用氯苯作为二恶英的模式物,研究了其氯苯的吸附特性,并通过TPD-MS、XPS、FTIR、Raman等表征方法阐明了氯苯与表面物种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其苯环上氯原子的强吸电性,氯苯能够与它酯基官能团以弱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并在脱附过程中引起上酯基向羧基官能团的转化,同时它的石墨微晶结构也由于氯苯的吸附作用而受到破坏。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7129)和国家“863”项目(No.2012AA062501)的资助,研究成果已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4, 236, 506-512)。
3、椰维炭吸附
椰维炭是以椰壳为原料,经高温活化、碳化处理,同时负载光触媒、碳纤维而成的一种新型活性炭。其对有机气体吸附能力比普通活性炭高5倍至以上,吸附速率更快椰维炭具有发达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微孔径。比表面积可达1000-1600m2/g,微孔体积90%左右,其微孔孔径为10A-40A。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吸附速度快、杂质少等优点。对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吸附作用。[2]
三、甲醛的具体危害说明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8-0.09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 ,可引起恶心呕吐, 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的危害有: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 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 ,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甲醛气体,可导致死亡,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同时使用燃气。请仔细阅读以下几行知道甲醛中毒不同的体征和症状,以及如何对待它。
吸入甲醛可引 起刺激鼻子,眼睛和喉咙,头痛,皮肤损伤。当经口吞食,甲醛可导致胃和食管烧灼感。
一个人可以 出 现呼吸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炎时,接触到的甲醛气体更长的时间。已患哮喘的人,很可能有频繁和严重的攻击。因为甲醛是 一 种致癌物质,经常接触或吸入甲醛气体,可提高肺癌和脑癌的风险。
孩子们有一个削弱免疫系统,他们可以开发时的复杂性暴露于甲醛。
其他常见的 症 状包括胸闷,恶心,皮肤,皮疹,哮喘,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当摄入甲醛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甲醛中毒的具体症状
1 、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职业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后迅速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胸 部X线表现综合分 析, 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为急性甲醛中毒。
2、 诊断及分级标准
2.1 甲醛刺激反应
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 线无异常发现。
2.2 轻度中毒
有视物模糊 、头 晕、头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
胸部X线检查除 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
2.3 重度中毒
具有以 下情况 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 喉头水肿及窒息;
b. 肺水肿;
c. 昏迷;
d. 休克。
2.4中度中毒
根据下列表 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 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
b. 胸部X线 检 查有散在的 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3、 治疗原则
3.1 迅速 脱离现场,静 卧、保温、必要时吸氧。
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
3.2 注意观察,防止肺水肿。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3 对症处理,治 疗并发症,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