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心理养生秘诀,心理护理保健方法,心理养生八不要

2017-03-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念真

一、什么是心理养生

  健康是人的体质的外部表现,常以不产生疾病作为主要标志来衡量。健康与遗传、环境、生活、工作、营养卫生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人的情绪密不可分。民间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就形象地揭示了心理保健与健康的关系。

  祖国医学中多有揭示,人的精神活动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素质》中“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暴乐暴喜,始乐后喜,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俎”等,就说明情绪可以导致疾病。又如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不去为一难,喜怒不去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其中也指出调节情绪与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国外还有医学研究发展,“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够使人短命天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颓丧、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根等。”且很多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象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癌症等许多疾病,均与其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消极的不良情绪状态,如恐怖、焦虑、愤怒等会使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等内分泌激素增加,因而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骨扬蠕动减慢等。这些不良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疏泄,就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体内生理生化过程就难以恢复正常,久之必然引起疾病。相反,积极的情绪状态则有益于健康。如高兴、愉快、欢乐等都是积极的良好情绪,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保持肌体内分泌的平衡,使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因此,能使人精力无沛、身体健康。

二、心理养生秘诀

  对朋友们的心理养生主要是从自身调节的方面来看,首先朋友们要注意的就是减少欲望,这里所说的欲望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当朋友们对物质的欲望非常膨胀的时候,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就会非常的大,这样就会不利于朋友们的心理养生健康的,所以朋友们想心理养生健康就要学会减少个人的私欲,心里的欲望比较少了,对物质的渴求也就少了,这样朋友们的心里压力也就会更小,从而更加的有利于心理的养生健康!

  其次对于心理的养生健康,朋友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外部身体的多动动,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朋友们来说不要老躺着和坐着,一定要注意多进行运动,长期的呆坐着一个地方,是非常容易导致朋友们胡思乱想的,就给朋友们的思想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朋友们的心理养生就是要少发怒,发怒对朋友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尤其是经常性的生气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发怒容易影响朋友们脑部的正常的运行,这样就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紊乱!

三、心理护理保健方法

  所谓的养生心理学,就是结合了心理学的知识,通过适当的身心调节,来达到养生的目的。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境,往往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健康。养生心理学很强调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保持乐观豁达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活力和潜力,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卑不亢。

  1、 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休息、睡眠、饮食、营养,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感觉有利于身心健康,使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2、 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 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性质、病程长短、个性特点等,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解除寂寞,振奋情绪,消除紧张,如练气功,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保持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兴趣和爱好可以扩大生活领域和丰富生活内容,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康复。

  总之,病人的心理和情绪是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疾病,情绪改善了甚至可以不药而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需要患者家属和本人共同努力。

四、心理养生八不要

  一戒疑: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戒妒:妒忌别人的成就,不考虑怎样奋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

  三戒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气越来越古怪。

  四戒傲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生活空虚,无所寄托,缺少乐趣。

  五戒躁:容易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毁坏物件,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六戒愁: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七戒慎: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活,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八戒悲: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