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咽喉干怎么调理 口干舌燥的饮食疗法
2017-03-1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勾初柔
一、口干舌燥咽喉干怎么办最好
1、胖大海桔梗茶
胖大海可以化痰止咳、养阴润肺。慢性咽炎、咽痛、声音嘶哑可以喝胖大海桔梗茶。将3颗胖大海、5克桔梗,放入杯中,倒入沸水,晾到温热后,调入适量蜂蜜饮用。胖大海性寒,可能引起过敏,不能长期饮用。
2、生梨粥
取生梨2只,洗净后去皮切成碎片,加粳米100克煮成粥食用。可防治口干、舌燥、燥咳。
3、百合杏仁粥
百合30克,杏仁6克,赤小豆4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百合、杏仁、大米洗净待用;赤小豆煮至半烂,再加入百合、杏仁、大米煮粥,最后加冰糖调味。红白相间,粥稠味美,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润肺的功效,适于咳嗽、喘促、口干者。
4、莲子心茶
将莲子心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头昏脑胀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5、双冬鸭肉粥
天冬10g,麦冬10g,水鸭肉100g,粳米、姜、盐适量。将水鸭洗净切块飞水,再与冲洗干净的天冬、麦冬、粳米、姜片放入锅内,加清水500ML,武火煮开后,文火煮至米开鸭肉酥烂,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成。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口渴咽干、大便燥结、心烦不眠者。
二、口干舌燥的疾病原因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饮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糖尿病
专家指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而糖尿病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都可以明确。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三、口干舌燥的中医分类
阴虚火旺型
表现为口渴且饮水量多,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黄,手足心热,脉细数,舌红苔黄燥等。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丸调治。
脾胃实热型
患者表现为口渴想多喝水,且喜欢冷饮,尿黄,大便干燥,脾气急躁,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实有力等。治宜清热降火,可选用黄连上清丸调治。
脾胃虚弱型
表现为口干但并不想喝水,或只喝少量热水,食量减少,消化欠佳,舌质淡红,脉缓弱等。治宜温补脾胃,可选用补中益气丸调治。
肾阴亏虚型
患者表现为口干且喜欢饮水,但不影响进食,尿多,腰膝酸软,常常伴有心烦头昏,舌红苔薄,舌乳头萎缩,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调治。
以后再发现自己口干舌燥的时候就用上面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只要大家原因找对了,还是比较好治疗的,另外大家平常应该多喝白开水,这样出现口干舌燥的几率要低很多。
四、口干舌燥的饮食注意
一、常喝红枣茶:喝红枣茶可有效治疗咽喉疼痛、咽喉炎,对缓解口干舌燥具有很好的功效。取5枚红枣,将皮烤焦,冲入白糖水饮服;或者取适量茶叶用纱布包好,用滚热开水泡成浓茶汁,再加入适量蜂蜜调匀,每隔30分钟漱口一次,缓缓吞下,连用多次。
二、多吃白色食物: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白色食物能够促进肺部功能和健康,因此,秋冬季多吃白色食物,对改善肺部功能,减少口干舌燥情况具有不错的效果。
三、做菜时少放佐料:秋冬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过多的食用口味偏重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使肺气更加旺盛,甚至还会伤到肝气,因此在秋冬季节做菜时,注意调料的用量,不要将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调料统统往菜肴里放,要适度,避免引起口干舌燥。
四、早晚盐水漱口: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空气中细菌滋生,要更加多注意口腔卫生及个人卫生,勤洗手。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能够起到清洁和湿润咽喉黏膜,改善咽部环境,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最好买台质量较好的冲牙器在家使用,效果更好。
五、适当运动:参加体育锻炼也很重要。专家提醒,秋冬季节,大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也就可以避免疾病引起的口干舌燥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