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胃肠道感染怎么办最好呢 胃肠道感染的相关疾病

2017-03-12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谷云

一、胃肠道感染怎么办最好呢

  1、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接触者应留检一定时限。凡疑似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做到宿舍分开、厕所专用、饮食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出病人(如患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岗位,待痊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贯彻食品卫生法,对不洁变质腐败食品禁止上市。搞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加强水源管理。设立无害化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后方可倒人厕所,污染的衣物、便器也应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也可对相应疾病进行丙种球蛋白注射(如为预防甲型肝炎时)或以中草药(如大蒜、金银花、野菊花等服用以防止细菌性痢疾)来防止流行。

二、胃肠道感染的相关疾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3、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等症状。

三、胃肠道感染怎么传播

  传染病传播途径,一般的有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性接触传播。每个传染病它传染的途径和方式都不一样,有些有多种传染方式,有些比较单一。

  意见建议:传染病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性接触传播。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病

  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四、胃肠道感染的外在表现

  1. 食欲缺乏。可能是肠道的消化吸收或运动异常发生障碍所致。不过引起食欲减退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肠道疾病外,也可因精神因素、药物反应或其他脏器疾病引起。

  2. 恶心、呕吐。高位肠梗阻或肠运动功能异常时,常有此症状。

  3. 腹痛。肠道炎症、肠梗阻、肠穿孔、肠袢缺血等均可出现急性腹痛。肠道肿瘤或慢性炎症病变则常有持续性腹痛。

  4. 腹泻。急性腹泻多与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损失肠道粘膜有关。慢性腹泻多与各种原因引起的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运动过速等疾病有关。小肠疾病所致的慢性腹泻常伴有吸收不良,结肠疾病引起的腹泻多见于慢性炎症或结肠运动过速。

  5. 便秘。肠道运动减弱,肠壁肌层张力降低,结肠、直肠因炎症或肿瘤致肠腔狭窄,可引起大便秘结。便秘也可由药物、生活规律的改变、饮食过少过精、食物中的纤维含量过少所引起。所以便秘不一定都是肠道有器质性疾病。

  6. 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的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柏油样黑便。如果呕出的血色暗红或发黑,是因为血红蛋白所含的铁经过肠道细菌作用变成硫化铁所致。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引起注意,你可能患有某些肠道疾病。但是也不要杞人忧天,寝食不安。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排查有无肠道器质性疾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