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睡眠 科学睡眠和养生之道
2017-03-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沈念薇
一、科学睡眠睡眠9忌
一忌生气: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
二忌饱餐: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三忌饮茶:茶叶中含有*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兴奋,若睡前喝茶,特别是浓茶,中枢神经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四忌剧烈运动: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安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应当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五忌高枕:从生理角度上讲,枕头以8—12厘米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大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大脑发胀、眼皮浮肿;过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六忌枕手:睡时两手枕于头下,除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易使腹内压力升高,久之还会产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时不宜以两手为枕。
七忌被子蒙面:以被蒙面可引起呼吸困难;同时,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婴儿更不宜如此,否则有窒息的危险。
八忌张口呼吸: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办法,张口呼吸,不但会吸进灰尘,而且极易使气管、肺及肋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最好用鼻子呼吸,鼻毛能阻挡部分灰尘,鼻腔能对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有益健康。
九忌对风:人体睡眠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受凉生病。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生卧露下。所以睡觉的地方避开风口,以床离窗、门有一定距离为佳
二、不同年龄的最佳睡眠时间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专家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三、教你怎么样保证睡眠质量
1.睡前尽量放松自己,做好提高睡眠质量准备工作
睡前沐浴会使体温自然升高,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血行速度和水压的促进,使全身的新陈代谢加快,使每一寸肌肤得到完全的放松。
甜睡前,最好享受一次泡浴。尤其秋冬天气干燥,在家DIY香薰浴最适合。在浴缸中放上一缸水,让芳香迷人的香薰使紧绷的神经松弛,心情也随之晴朗。
2. 睡前照镜
睡前除了仔细洗脸和做些简单的脸部按摩外,还有一个妙方--多照镜子。--对着镜子反复做出你自己认为最美好的表情--愉快的笑容,然后在欢乐的心境中入睡。美的表情将在你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你就会成为真正的“睡美人”。
3. 音乐、牛奶:睡眠的好伴侣
经过白天一整天的暴露,晚间的皮肤会特别疲劳。利用睡前的时间,聆听音乐,使自己沉浸于音乐所营造的宁静、柔美的意境,让精神及肌肤都得到音乐的抚慰,并会增加肌肤对保养品的吸收能力。在晨间,皮肤经过整夜充足的睡眠刚苏醒,放一曲由古筝、竹笛的乐音,清雅、明快,再配合按摩保养动作,可以活化肌肤细胞、让头脑清醒。
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其丰富的钙质和色胺酸可以放松肌肉。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这两种物质可以和中枢神经或末梢*肽受体结合,使全身产生舒适感,有利于入睡和解除疲劳。体虚而致神经衰弱者的催眠作用尤为明显。
四、用睡眠来改善性能力
古人习惯以“睡觉”代指房事,隐晦地表明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性爱与睡眠关系密切。睡眠质量高,可以给心脏“充电”,增强体能。如果睡眠不足,性欲和性能力就会降低。
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调查也证明了睡眠对性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访问了1.1万名16-44岁男女,发现有60%的新妈妈因为缺乏睡眠而性欲低下;另有84%的夫妻认为,疲乏困倦夺走了他们的性趣。如果孩子小于5岁,其父母最缺乏睡眠,性爱频率也最低;若延长其睡眠时间,情况能明显改善。负责这项研究的凯瑟琳·梅瑟教授说:“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让人们体力更充沛,性生活也更和谐。”目前,有些医生已经把改善睡眠质量,作为提高性能力的“药方”之一。
用睡眠来改善性能力,最好是保持每晚7-8小时的休息时间。此外,睡姿也有讲究。“丈夫可以从妻子身后环抱她入睡,使双方身体充分接触。这能让女人产生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促进彼此感情。”美国性爱专家坦娅建议。
还有一些专家建议夫妻裸睡,认为这能让人更放松,最大限度地消除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