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养生原则是什么中医教你 雨水时顾护脾胃很重要

2017-03-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凌寒

一、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五行之气,平衡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分布在自然界中,人的身体中就暗含着五行运行变化之规律,因此才会有五脏生理这样的功能。不但如此,人又需要自然界提供身体所依赖的自然元素用于生存着,所以不法分割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就好比古人所说的“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样,是一个即有利,又有不利方面的双仞剑。

  虽然人对于自然大部分是无可改变的,但有些,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人保证自身的五脏元气充实,让自身的血气流畅运行,就可以抵抗疾病,内存正气,让外邪不可侵犯到自身,这样就能使人的身体健康。

  在了解了基本的五形运行对人体身体影响的关系后,基本可以总结得出,任何一种形式保健方法,其根本是对于人体正气的养存,及对于外邪侵袭的抵制。

  养生的根本是,内养正气。不管是哪一种养生的方法,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养正气,正气是指人体的精、气、神。如果这三种气保养得当,则人的精神得到充养,从而让身体的五脏气血运行顺畅,即达到所谓的“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说法。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某一天,岐伯回答到黄帝对于古人为什么长寿的问题,他回答道:古人在四时里避让外邪,从而让思想闲静,把其他不好的杂念排除掉,调和自身的阴阳平衡,从而使身体健康。

  外慎邪气,是说要在生活中警惕一切外在会导致身体致病的原因,最好是能做到有病早治,生活有规律,这些方面来养生。

  中医认为,当外邪进入体表之时,就应该治疗,不要让病,从表到内。这样就能让病不会由轻变重,从而损害到身体。

  慎邪气除了说要对自己生活的节制外,还要注意一个禁贪,一般要做到起居规律,起卧有时,每天坚持锻炼,不要贪睡,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穿衣要以舒适为主。包含要讲究营养适中,不要暴饮暴食。在心理方面上,要能做到坦然待人与物,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注意陶冶情操。良好的心态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的改善人的身体情况,从而减轻致病情况的发生。

二、雨水时如何顾护脾胃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中医中的脾胃就像雨水,在雨水节气中最需顾护。

  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雨水节气后,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 因此仍要注意“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防止寒邪伤害脾胃阳气。

  中医认为,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甘味食物能补脾,所以应多吃山药、大枣、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少食生冷油腻,以顾护脾胃阳气。

  还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另外,晚餐要尽量少吃,因为如果晚餐过量,则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胃不合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容易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肝喜顺畅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脾胃才得以安宁。

  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素食者易出现这些营养问题

  一、吃素食不一定长寿

  为了探究素食与长寿的关系,英美两国的科学家曾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实验,调查结果明确显示,素食者的平均寿命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不过科学家们也发现,大多素食者更具健康意识,饮食更加节制,在生活方式上也更自律,比如戒烟戒酒。如果把这些生活方式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剔除,结果发现,素食与长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素食者健康长寿,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方式的健康,并不是素食本身。盲目跟风吃素,而不注重营养搭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不会更健康,反而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素食者易出现的营养问题

  素食者分为两类,第一类素食者可以吃蛋喝奶,成为蛋奶素,或者只吃蛋,只喝奶的素食者。第二种是任何和动物有关的食物都不摄取,称为全素。相对来说,蛋奶素的素食者营养还比较容易满足,主要注意铁的补充,预防缺铁型贫血。对于全素的素食者来讲,就比较容易缺乏更多的营养素了。

  1、缺乏优质蛋白质

  通常来讲,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一般优质蛋白都存在于动物性食物肉、鱼、蛋、奶当中,优质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植物性食物当中只有大豆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如果素食者豆制品摄入不够,就很容易缺乏蛋白质。

  2、铁等矿物质缺乏

  植物性食物当中,铁含量虽然不错,但铁的吸收率却极低,远不如肉类食品,尤其是红肉、肝脏等。所以素食者容易缺乏铁元素,造成缺铁性贫血。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当中,对于素食者而言很难补充到,而维生素B12缺乏又不容易察觉,当症状出现时往往为时已晚,所以素食者尤其要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

  4、油脂过量

  由于植物性食物没有动物性食物口味好,素食者往往喜欢用大量的油来弥补植物性食物风味的不足,往往导致油脂摄入过量,产生肥胖、高血脂等病症,反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如何吃素食更健康

  主食的选择

  主食粗细搭配,粗粮富含锌、镁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也非常丰富,代替部分细粮有益于满足素食者的营养需求,但是粗粮不宜过多,否则过量的膳食纤维、植酸的摄入可能会影响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所以,粗粮占主食总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好。还可以采用发酵的方法制作,如杂粮馒头、杂粮发糕等。

  菜品的选择

  1、保证每天都有豆制品。大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是素食者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可以选择豆浆、干豆腐、水豆腐或豆干等任意种类的豆制品。

  2、选择一半以上的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深色蔬菜是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胡萝卜素、钾等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绿叶菜,它还是钙、镁的重要来源,对骨骼健康很有好处。但是一些涩味较重的绿叶菜,如菠菜、牛皮菜等含有草酸较多,会影响钙的吸收,吃之前先焯水。

  3、常补充菌藻类食物,菌藻类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包括铁、锌、钙等。

  注意发酵食品的补充

  4、发酵食品富含维生素B12,素食者可适时选择些发酵制品,如发酵豆制品,但要注意量,一般发酵类豆制品盐的含量较高,也可选择维生素B12强化食品。

  四、吃点零食或加餐

  1、每天吃适量的坚果。坚果是素食者蛋白质的较好来源,同时钙镁锌含量也比较丰富,但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应适当减少烹调油用量,且每日不可多吃,一般以每天一小把(带壳)为宜。

  2、可选葡萄干、大枣来替代部分零食,对于素食者而言,大枣、葡萄干当中铁的吸收率比较好,是作为素食者零食的不错选择。

  注意:9类人不宜吃素食

  1.身体本身比较瘦弱、抵抗力差的人。

  2.所有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会导致发育不良。

  3.计划要怀孕的女性,若常吃素,可致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引发孕育障碍。

  4.月经期间、月子期的女性。

  5.更年期的妇女,会加重“更年期综合征”。

  6.患消化性溃疡并处在活动期的人,及患胃肠道炎症的人。

  7.肝硬化、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8.肾功能衰竭、部分肾结石患者。

  9.严重贫血等疾病的患者不宜绝对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