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静电最快 消除静电的妙招
2017-04-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郑乐萱
一、如何消除静电效果最好
头发静电不堪其扰
想要秀发柔顺有光泽?那就要注意头发的保湿,我们的头发中含有大约15%的水分,如果低于10%头发就会干燥,甚至出现静电的困扰。冬季天气干燥少雨,加上供暖、吹空调等等,头发内的保湿因子过少,加上与厚重衣物摩擦产生静电,不仅是头发深受困扰,整个人都会感觉不好了。除此之外,洗发、护法不当,也会让头发产生静电。静电不仅烦人,更重要的是静电会让头发更容易吸附灰尘、螨虫等,还会黏贴面部,影响脸上的皮肤清洁和保养。爱美的你怎能对此不管不顾呢?
要赶走静电,得先解决头发干燥问题。对于头发本身来说,要注意保持清洁,选用高保湿的洗发水,并且要使用有滋润效果的护发素;过肩长发为了减少摩擦,最好是扎起来;不要用塑料和金属的梳子,早晚梳头时最好辅以头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使发丝更柔韧,在一定程度减少静电。此外,防止头发静电,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勤洒水、勤拖地,有室内供暖或长期开空调的室内,最好使用加湿器。床单、衣物、被套等,最好选用纯棉或真丝制品,避免化纤材质的织物引发静电。
摒除秀发静电的妙招
头发清洁很重要,但是别洗太勤,会让头发失去保护的油脂,从而变干;洗发后,用干毛巾慢慢拭干,不要揉搓,尽量避免使用吹风机;避免频繁的烫染发,并且染烫一定不能同时进行;受损头发必须每月修剪,以便恢复营养,否则未合拢的发丝会变脆、分叉;梳子齿要疏,最好有抗静电作用,木质最佳,梳头时顺便按摩头发。
二、消除静电的日常妙招
1、保持湿度
室内空气湿度低于30%时,有利于磨擦产生静电,若将温度提高到45%,静电就难产生了。因此,低湿天气出现时,不妨在家里洒些水,不便弄湿地板的地方,放置一两盆清水,或者启用加湿器、种些盆栽花草,同样可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此外,卧室内尽量少摆放电器,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2、赤足运动
对体内积存的静电可通过输出的方式将其消耗掉,如在室内赤脚行走,让脚直接接触地面,因为要使人体内积存的无用静电得到释放,就要让对人体无用的静电负荷通过足底与大地接触,传导给大地,而常见的鞋底都属绝缘体,身体无法和大地直接接触,也就无法释放身上积累的静电。
3、选择棉质衣物
化纤织物最易出现静电,因此应尽量选择宽大轻柔的衣服,纯棉、真丝材料的服装可减少静电的产生。因为棉布摩擦的时候不起静电,而其他化纤产品摩擦起静电,掺杂的化纤产品越多,起静电越厉害。另外,洗衣服时应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
同样地,居室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饰物和塑料质地的饰物。
三、消除静电的自我防护
1. 进出门前先“放电”
在触碰铁门前,你可以把手掌放在墙壁、地面上去除静电,或者用手先抓紧一串钥匙,再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
2. 下车时提前触摸金属门
下车时,提前用手触摸金属的车门框,可以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下车时提前触摸金属门
3. 尽量选用纯棉制品
我们穿的衣服和家居饰品多用纯棉的,不要使用纤地毯和以塑料作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出现摩擦起电。同时,也要多远离电视机、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感应起电。
4.增大接触面积减轻静电带来的痛觉
对特别容易产生静电的人,可以用整个手掌、胳膊甚至身体去触碰金属物体,电荷会均匀分布在不尖锐的表面,产生的电场较小,同时通过的电流密度要小很多,就不容易感到痛了。
5. 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
使用电器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室内用加湿器。
四、静电产生的具体原因
1、静电的产生
静电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静电所带电压在2000伏以下时,人体通常没有感觉。一旦静电所带电压达到或者超过3000伏,人体就会产生电击感。
2、汽车静电的来源
车上的静电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纤维织物(如地毯、座椅、衣物等)的摩擦产生;另一方面是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身金属表面相互磨擦产生。
3、汽车静电的危害
冬季北方寒冷干燥,车主在开车门、触摸仪表台、接触座椅时,常会被积蓄在车上的静电击到。车辆停驶时,偶尔遭受静电袭击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伤,但在行使中,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遇静电袭击,很可能会造成惊吓过度,从而引起意外交通事故。此外,静电在人体积蓄后会损害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引发血糖上升、患上皮肤病,并使人患上自律神经失调、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等其他疾病,尤其是在加油站加油时,还可能引发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