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的危害 螨虫的去除方法
2017-04-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凡霜
一、关于螨虫的概述相关内容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螨虫和蜘蛛同属蛛形纲,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结构有别于昆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颚体由口器和颚基组成,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螨康躯体和足上有许多毛,有的毛还非常长。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样,如头皮屑等。世界上已发现螨虫(mite)有50000多种,仅次于昆虫。不少种类与医学有关。现发现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和蒲螨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寄生在人体的螨虫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毛囊螨,也叫人蠕形螨,另一种叫皮脂腺螨,寄生在人面部的皮脂腺中,一般的也就简称为螨虫。
二、关于螨虫的生活习性
1.寄生部位:疥螨常寄生于皮肤较柔软嫩薄之处。
2.活动与挖掘隧道: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的深处,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逐渐形成一条与皮肤平行的蜿蜒隧道。隧道最长可达10~15mm。以雌螨所挖的隧道最长,每隔一段距离有小纵向通道通至表皮。雄螨与后若虫亦可单独挖掘,但极短,前若虫与幼虫则不能挖掘隧道,只生活在雌螨所挖的隧道中。雌螨每天能挖0.5~5mm,一般不深入到角质层的下面。
交配受精后的雌螨,最为活跃,每分钟可爬行2.5cm,此时也是最易感染新宿主的时期。
3.温湿度的影响:雌性成虫离开宿主后的活动、寿命及感染的能力与所处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寿命较长,而高温低湿则对其生存不利。雌螨最适扩散的温度为15~31℃,有效扩散时限为1~6.95天,在此时限内活动正常并具感染能力。
三、关于螨虫的危害相关内容
1.局部异物反应,引起局部炎性病变。如毛脂器官堵塞,刺激角质层增生,毛囊扩张,毛孔粗大,毛囊营养不足,毛发脱落等病变。皮脂过度分泌,导致油光满面。
2.螨虫侵入睫毛毛囊内和皮脂腺内,可造成眼睑缘发炎,睫毛松脱等现象。
3.螨虫对头发的危害:毛囊螨刮吃发根的毛根壁,从而吸取供给到毛根的营养成分,使头发的根部变细,根部动摇、开始脱发,成为头屑、头部瘙痒、头皮疾患、粗糙头发和脱发的原因。
4.螨虫对皮肤的危害:螨虫在皮肤里面吸取营养成分,刺激毛细血管以及细胞组织,引向皮肤恶化。皮肤螨虫加速细小皱纹的产生,加速黄褐斑、雀斑、黑斑等色素沉着,还可导致粉刺、痘疤、痤疮、皮肤粗糙、角质变厚、形成凹凸皮肤。皮肤螨虫还能形成瘙痒症、酒糟鼻以及红脸、红血丝等。
5.螨虫是皮肤传染病的媒介体:皮肤中的螨虫不分昼夜随时出入皮肤内外。螨虫爬到皮肤表面将皮肤表面的化妆品渣子、各种污染物质、细菌等异物粘到身上带到皮肤里。如果皮肤抵抗力弱,则会引起皮肤炎症。
6.造成黑色素代谢紊乱、色素色斑沉积。
7.螨虫过敏性反应:我们生活着的室内空气中每一克空气中都发现数十只——数千只的螨虫,种类达20-40种。为了找出成人遗传过敏性皮肤炎的原因而测试的结果发现,50%以上的人对螨虫呈阳性反应。
四、关于螨虫的去除方法
螨虫,隐藏在肌肤中的定时*,每一个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绝世容颜,然而螨虫的从中作梗,让美丽失色不少,怎样去除螨虫也成为了不少爱美女性为之烦恼的事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除螨功能的化妆品来抵制螨虫对肌肤带来的伤害。
1、室内扬尘问题
对于已经滋生了螨虫的房间,必须立即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尽可能减少室内扬尘现象,让感染了螨虫及其他霉菌的灰尘无法飘散到空气中。具体而言,减少不同温度房屋之间的通风,从而改善扬尘现象。清除窗口处、室内高温处以及换气设施周围的灰尘,注意在最易扬起灰尘的地方消除隐患。如果条件允许,选择有效的空气清洁器将有助于过滤掉空气中的过敏原。
2、房屋清洁
房间的通风性对于防止螨虫的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60%以下的空气湿度可使螨虫和霉菌难以生存。如果可以去除卧室中的厚地毯那就更有效了。由于螨虫在卧室里的主要藏身之处是床垫,因此时刻保持床垫的清洁是很重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室内容易聚集灰尘的物品,如沉重的窗帘、织物桌布、开放式书架、盆栽植物等。
3、选择散热器
另一个关键是适当散热,适当采暖。选用适当的散热器会对消除螨虫和减少室内灰尘浮散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散热器表面为喷塑表层,光滑细腻,不易积灰,便于清洁,这样就有效地杜绝了螨虫的寄生。
4、除虫剂喷洒
二甲基丙烷羧酸酯溶液,该产品为高效低毒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胃杀、触杀和杀卵作用。主要用于人畜居住环境害虫的杀灭及人畜体表寄生虫的杀灭。能有效杀灭苍蝇、蚊子、蟑螂、蛀虫、白蚁等害虫,尤其对人畜体表的各类虱子、螨虫、疥虫、蜱虫等寄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害杀虫作用强烈,很低的浓度即可使害虫中毒死亡,且对人畜无害。本品属低毒类药物,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且有易燃性,因而应远离火种,防止误食或误入眼睛及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