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知识 导致口腔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2017-04-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郑乐萱
一、导致口腔溃疡的病因
1.遗传因素:此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父母双方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62.1%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43.2患病。父母双方均无口腔溃疡的其子女换病率为22.8%.
2.微循环障碍:此病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查有异常,如:毛细血管减少、全血粘度增高、血浆黏度增高、血流流速减慢、毛细血管经脉端管径扩张。
3.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
4.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
5.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有的与参加考试、精神压力过大有关,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免疫学异常: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否存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通常是检查T淋巴细胞的功能。用抗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在溃疡期有大量的CD8+,所以可以认为在溃疡的形成中CD8+起重要的作用。
7.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此病人SOD活性减弱使的体内过氧化物及其自由基增多。
8.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维生素B12、叶酸等的缺乏,或铜、铝的过多,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9.感染因素:基于细胞学、抗体效价、病毒分离等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或L型链球菌感染有关。
二、口腔溃疡该怎样治疗
大部分的人都得过口腔溃疡,在患上口腔溃疡之后我们要如何治疗,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多帮助。
治疗口腔溃疡,分局部和全身两部分。局部重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能有效缓解病情,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愈合的药物很多见,中药以西瓜霜、冰硼散等散剂为主,西药主要为含皮质激素、抗生素或生长因子的乳膏和膜剂等。选用局部用药时,可以先试用中药再试用西药。
全身治疗在于缩短每次发作的病程,延长两次发作的间隔。治疗方法有中药调理、免疫制剂调理,胃肠道疾病和抗贫血治疗等。全身治疗要摸准原发病。
同时,还要纠正咬唇、咬颊、咬舌等不良习惯,拔除残牙或改装不合适的假牙。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比较复杂,患者不能自行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加重口腔溃疡的坏习惯
1. 被焦虑左右情绪
早晨起床时或工作间歇中,只要感到心情不好,都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吐故纳新有助于缓解紧张心情。
2. 餐桌上无辣不欢
都说“病从口入”,口腔溃疡也不例外,在饮食的五味中,“辣”是最上火的。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烫、红油火锅等。
所以,少吃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牛羊肉、带鱼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及荔枝、菠萝、橘子、桂圆等“热性”水果,甚至包括辣椒、醋、姜、葱、八角、咖喱等刺激性调味料。
3. 晚上加班挑灯夜战
过度劳累、熬夜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不少年轻人将自己的睡眠时间“贡献”给了工作、网络游戏等。以至于人体在口腔溃疡面前“缴械投降”。
4. 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如果口腔内不小心被咬破,而此时你仍吸烟不止,就很容易长口腔溃疡。因为烟碱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会附着在破损的口腔黏膜处,干扰、破坏黏膜的自我修复,引起溃疡。
再继续吸烟,产生的各种有害刺激更会加重病情。而酒属于辛热性质,也会“雪上加霜”。
5. 刷牙草草了事
很多人因为疼痛不敢刷牙,这样是不对的。起溃疡期间仍要保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可用加盐凉白开水,也可用药物漱口液,减少口腔细菌,防止因食物残渣而加重继发感染。
上班后先认真想一下今天应该做的事,拉个清单,每做完一件事,就打一个勾或者圈掉,做到心里有数,将心态慢慢调整至工作状态。
6. 忽视口腔“外伤”
口腔黏膜还容易受到牙齿、牙套等“外力”的伤害,破溃后出现溃疡,所以,有些人的牙齿像“断壁残垣”,反复摩擦黏膜,还有的人假牙装得不合适,或假牙用了10年都不换,反复摩擦口腔黏膜,都可能会造成褥疮性溃疡。
另外,还需要纠正咬唇、咬颊、咬舌等不良习惯。
四、在日常中口腔保健存在哪些误区
重大人不重小孩
很多家长自己非常重视牙齿健康,但欠缺保护小孩口腔健康的知识和意识,因为过于宠爱孩子,让他们随意吃零食,尤其是甜食,是发生龋齿的最大诱因。有临床统计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齿率愈60%;12岁儿童患龋齿率近30%,有50%左右的学生有牙石和牙龈炎。
重速度不重效果
即便是刷牙,很多人也不合格。你每次刷牙的时间有2分钟吗?如果没有,那很遗憾,你的牙齿并没有“打扫”干净。每次只花几十秒,牙齿是刷不干净的。2分钟是最基本的刷牙时间。研究表明,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3分钟左右才能保证口腔清洁,并提高牙齿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重刷牙不重洗牙
如果说早晚刷牙是“日常打扫”,那洗牙就是“大扫除”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预防牙周病。可很多人不仅不知道洗牙有多重要,还误以为洗完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漏风、短时间对冷热的刺激更为敏感,是“洗牙洗出了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牙齿本身就有,只不过此前被厚厚的牙石、烟垢,茶渍等包裹住了。如果你的牙缝本来不大,洗牙是绝不会使它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