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苍术有哪些作用 苍术的药用价值

2017-04-12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语兰

一、苍术的作用功效

  苍术的功效

  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1、燥湿健脾:主治湿浊困脾证。

  1)燥湿中焦,纳呆脘痞,呕恶苔腻。

  2)脾虚湿盛,湿邪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 、祛风除湿:可治外感风湿症。

  1)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外感湿温,发热胸闷,身痛苔腻。

  3)风湿痹证,关节肿痛,痿软无力。

  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3、祛风除湿。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苍术的作用

  1、对血糖影响 早年报道苍术浸膏(生药6g/kg) 可降低家兔血糖。

  2、其他作用 苍术、艾叶等量烟熏(6立方米各200g)、炯熏2小时,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灭菌效果,其作用与甲醛相似,优于紫外线及乳酸。

  3、镇静作用 大剂量时呈中枢抑制作用。

二、苍术的临床新用途

  2.治疗急性痛风 用苍术、酒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防己、金刚藤、泽泻、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川芎、红花、酒地龙、防风、独活、滑石、赤小豆、生甘草等,小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戒酒,多饮水、少活动,治疗17例,缓解1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

  3.治疗夜盲症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苍术加味煎剂治疗本病12例。方法:苍术30g,石决明、夜明砂各15g,猪肝(分2次)100g。将前3味药人500m水中煎成药液200ml,分早晚煮肝食用,一般2~6剂显效。结果:治疗12例,均痊愈。

  4.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有人用降脂通脉汤治疗本病34例,用此法能显著降低Tc,rTG,LDb;并能提*DI。一C。方法:制首乌、枸杞子、泽泻、荷叶、决明子、生黄芪各15g,苍术、白术各10g,陈皮6g,制大黄5g,甘草3g,便溏者去大黄。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5.治膝关节骨关节病 有人用祛痰湿法治本病48例。方法,红花10g,苍术,茯苓、半夏、当归各15g,白芥子、川芎、陈皮、丹参、牛膝、防己、白术各12g。偏肾阴虚者加熟地、山茱萸各12g;偏阳虚者加巴戟天12g,仙灵脾15g,偏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20g;偏血虚者加枸杞子、白芍各15g;湿热盛者加薏苡仁15g,革薜12g;风寒盛者加威灵仙15g,秦艽12g;膝关节肿胀重者加泽兰15g;疼痛重者加白花蛇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服200ml。药渣用布包裹,趁热敷膝部。结果:治疗48例,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三、苍术的药用价值和副作用

  苍术的药用价值

  苍术,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l0,直径1~50px。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

  1、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2、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

  3、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水煎服。用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苍术的副作用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药性论》:“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医学入门》:“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误服耗气血,燥津液,虚火动而痞闷愈甚。”

  《本草正》:“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四、苍术的医学记载和附方

  1、药方配方:

  1.1、用于治疗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泄泻或外溢的水肿者: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证治准绳》)

  1.2、用于祛湿,治痹证湿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类证治载》)

  1.3、用于治风寒表证挟湿:常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和剂局方》)

  2、医学记载:

  2.1、《本草纲目》:大风痹,筋骨软弱,散风除湿解郁。汁酿酒,治一切风湿筋骨痛。

  2.2、《本草从新》: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

  2.3、《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2.4、《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

  2.5、《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2.6、《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